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微苦的旷达——浅析苏轼非隐即隐的精神境界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因此他的词作表达出沉重的人生空漠之感。苏轼的怅然不是缘于仕途的进退,而是对一生忙碌意义何在问题的迷惑和怀疑。苏轼胸中吸收、融合了中国的各种传统思想元素,因而能够在人生的痛苦面前保持旷达的心境,达到精神归隐的境界。
作者
王晓莉
机构地区
新蔡县教师进修学校
出处
《天中学刊》
2002年第6期49-50,共2页
Journal of Tianzhong
关键词
生命体验
精神归隐
苏轼
词
矿达思想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李泽厚.美学三书[A].美的历程[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2
二十五史·宋史·列传第九十七(简体标点本)[Z].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
同被引文献
3
1
王萍.
外似旷达而内蕴悲感——苏轼文学作品中情感状态浅论[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7(2):49-53.
被引量:5
2
赵爱梅.
旷达与乐观——透过苏轼词作看其人生态度[J]
.青海社会科学,2005(4):73-75.
被引量:9
3
杜安成.
苏轼诗词的“旷达”风格简论[J]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1997,16(2):30-35.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1
1
李彩云.
陶渊明苏轼旷达之比较[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27(1):125-126.
1
李馨.
旷世奇才苏轼[J]
.青年文学家,2014,0(4Z):6-7.
2
熊小敏.
从“归田”看张衡的精神归隐[J]
.青年文学家,2015,0(2X):64-64.
3
王青.
郁达夫与人文精神[J]
.文学界(理论版),2012(8):29-30.
4
王惠娟.
布宁小说创作中蕴含的东方思想元素[J]
.作家,2014,0(11X):138-139.
5
王晔一.
浅析全球化视域下当代中国文学的世界性[J]
.科教导刊,2011(17):192-193.
6
刘磊.
人文主义理想情结之寄托——论莎士比亚第18首十四行诗[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2):97-101.
被引量:1
7
赵丹.
中西合璧:金庸小说艺术创作特色[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0(1):125-130.
被引量:3
8
王雅馨.
神话《女娲补天》所昭示的人文愿景[J]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0,28(4):33-35.
被引量:1
9
李娟.
浅析苏轼诗意化的生命价值观[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8(1):64-67.
10
陈玲.
“侠”之传承与“三言”中的“侠”[J]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6,6(6):18-23.
被引量:1
天中学刊
2002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