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民族文化保护与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8
出处
《青海社会科学》
2002年第1期47-51,共5页
Qinghai Social Sciences
参考文献14
-
1邓永进,郭山.香格里拉民族生态旅游的设计与实践——来自云南省中甸县霞给村的研究报告[J].思想战线,2001,27(2):69-71. 被引量:11
-
2张家界建成土家风情园,2000.
-
3刘纬华.关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若干理论思考[J].旅游学刊,2000,15(1):47-52. 被引量:361
-
4郑晓云.论全球化与民族文化[J].民族研究,2001(1):9-17. 被引量:60
-
5郑晓云.社会变迁中的傣族文化——一个西双版纳傣族村寨的人类学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1997(5):125-140. 被引量:29
-
6西里尔·E·布莱克.比较现代化,1996.
-
7张铭远.从武陵源看自然风景开发的区域社会效应,1994(04).
-
8李蕾蕾.跨文化传播及其对旅游目的地地方文化认同的影响[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17(2):95-100. 被引量:88
-
9左璇.论以少数民族文化产业为先导的城市开发[J].山西建筑,2009,35(4):51-52. 被引量:2
-
10杨新春.论新疆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J].新疆财经,2007(4):19-22.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107
-
1肖洪根.对旅游社会学理论体系研究的认识——兼评国外旅游社会学研究动态(上)[J].旅游学刊,2001,16(6):16-26. 被引量:68
-
2杨俭波.旅游地社会文化环境变迁机制试研究[J].旅游学刊,2001,16(6):70-74. 被引量:43
-
3陈国生,李玲.论可持续发展与旅游产品市场竞争力[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4,26(3):82-86. 被引量:5
-
4钟海生.旅游业的两种发展观和政策导向[J].旅游学刊,1999,14(1):10-15. 被引量:34
-
5杜江,向萍.关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旅游学刊,1999,14(1):15-18. 被引量:355
-
6敖荣军,韦燕生.中国可持续旅游的资源环境政策思考[J].旅游学刊,1999,14(5):58-61. 被引量:57
-
7翁乃群.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研究及其思考[J].社会学研究,1999(6):67-78. 被引量:25
-
8张广瑞.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四)——实现与环境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J].旅游学刊,1998,13(5):51-53. 被引量:35
-
9吴必虎.旅游系统:对旅游活动与旅游科学的一种解释[J].旅游学刊,1998,13(1):20-24. 被引量:236
-
10刘赵平.再论旅游对接待地的社会文化影响——野三坡旅游发展跟踪调查[J].旅游学刊,1998,13(1):49-53. 被引量:82
共引文献558
-
1董培海,李伟.地理学视角下社区参与旅游扶贫的空间效应与机理[J].中国生态旅游,2021(5):733-750. 被引量:1
-
2安奇贤.文化涵养:甘肃陇南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必由之路[J].民族艺林,2021(2):77-83.
-
3张文建.上海都市旅游的跨文化体验与影响[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1):46-51. 被引量:9
-
4林传红,鲁峰,彭莉.中小景区竞争力提升研究[J].特区经济,2006(8):240-241. 被引量:4
-
5李刚,赵艳.循环经济及其相关概念辨析[J].中国市场,2006(36):96-96.
-
6张河清,王浪.基于乡村旅游“围城”效应的社区居民受益机制研究[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7(1):224-226. 被引量:4
-
7戴春芳,王志凡.旅游景区居民诚信缺失现象研究——基于文化堕距理论的视野[J].商场现代化,2008(20):175-176.
-
8陈丽华,董恒年.乡村旅游发展中社区参与的必要性与主要障碍及解决方案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73-74. 被引量:5
-
9殷红梅,梅再美.贵州喀斯特库区可持续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6):75-77. 被引量:3
-
10刘颖.赫哲族旅游业发展探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3):76-79.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110
-
1肖洪根.对旅游社会学理论体系研究的认识——兼评国外旅游社会学研究动态(上)[J].旅游学刊,2001,16(6):16-26. 被引量:68
-
2杨俭波.旅游地社会文化环境变迁机制试研究[J].旅游学刊,2001,16(6):70-74. 被引量:43
-
3马晓京.西部地区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J].旅游学刊,2000,15(5):50-54. 被引量:148
-
4陈国生,李玲.论可持续发展与旅游产品市场竞争力[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4,26(3):82-86. 被引量:5
-
5杜江,向萍.关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旅游学刊,1999,14(1):15-18. 被引量:355
-
6敖荣军,韦燕生.中国可持续旅游的资源环境政策思考[J].旅游学刊,1999,14(5):58-61. 被引量:57
-
7刘赵平.再论旅游对接待地的社会文化影响——野三坡旅游发展跟踪调查[J].旅游学刊,1998,13(1):49-53. 被引量:82
-
8田道勇.浅谈旅游可持续发展[J].人文地理,1996,11(2):16-19. 被引量:62
-
9白祖成.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几个问题[J].民俗研究,1995(1):14-15. 被引量:10
-
10刘振礼.旅游对接待地的社会影响及对策[J].旅游学刊,1992,7(3):52-55. 被引量:109
引证文献8
-
1刘晖.大力发展旅游业 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4):59-63. 被引量:6
-
2唐晓云,吴忠军.论西部民族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一个文化经济学的视角[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8(1):55-59. 被引量:13
-
3王鹏辉.新疆民族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28(7):67-74. 被引量:9
-
4刘婧,张培,周勇军.近十年来国内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述评[J].天津农学院学报,2006,13(4):51-56. 被引量:5
-
5左璇.论以少数民族文化产业为先导的城市开发[J].山西建筑,2009,35(4):51-52. 被引量:2
-
6李国平,张芳.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特色旅游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探讨[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0(3):46-50. 被引量:2
-
7纵翠丽.裕固族民俗旅游纪念品品牌塑造策略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7):102-104. 被引量:3
-
8吴秋林.“一带一路”中民族文化保护的前瞻性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9(6):1-10.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40
-
1铁国花,马明兰.ERMP分析视角下的肃南县裕固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满族研究,2023(1):22-27.
-
2刘颖.赫哲族旅游业发展探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3):76-79. 被引量:6
-
3高晓鹏.西部民族地区高职教育探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6):178-181. 被引量:1
-
4窦开龙.神圣帷幕的跌落:民族旅游与民族宗教文化的世俗化变迁——以甘南拉卜楞为个案[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1(6):102-105. 被引量:9
-
5王玉玲.新疆旅游研究综述[J].消费导刊,2009,0(1):5-6. 被引量:3
-
6文红,唐德彪.民族文化多样性保护与文化旅游资源适度开发——从文化生态建设的角度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9):2700-2702. 被引量:25
-
7宁聪慧.民族文化资本化与新疆社会经济发展[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7(3):10-13.
-
8程雪松,鄢志武.“亲近理论”在社区文化旅游发展中的应用[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9(1):125-128. 被引量:5
-
9窦开龙.新疆民族旅游资源特色与开发定位研究[J].开发研究,2008(2):157-160. 被引量:5
-
10窦开龙.旅游开发中西部边疆民族文化变迁与保护的人类学透析[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0(1):157-162. 被引量:9
-
1杨志俊.浅议民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J].企业技术开发,2011,30(4):125-126. 被引量:3
-
2王洁.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理论与西部旅游发展对策[J].求实,2004(S4):140-141. 被引量:3
-
3沈晓平.电子商务标准的发展现状和趋势[J].中国标准化,2001(4):21-22. 被引量:1
-
4张星梓,郭慧光.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旅游理念[J].云南环境科学,2003,22(4):5-8. 被引量:10
-
5李茂林,刘春莲.文化自觉与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30(4):132-133. 被引量:1
-
6王炎磊,许佳,杨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J].大江周刊(论坛),2013(1):169-169.
-
7朱丹枫,李远强.面对新一轮全球化的文化扩张的思考[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03(4):31-34.
-
8邸平伟,朱丽.基于生态文化保护下的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青海为例[J].青海社会科学,2015(3):191-197. 被引量:4
-
9刘顺湘.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礼仪教育的整合[J].教育管理与艺术,2014(2):9-9.
-
10张河清,方世敏.实施区域协作是湘西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对构建“大湘西”旅游品牌的初步思考[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27(6):105-107. 被引量: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