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闽台适制半发酵茶类四个地方名种的比较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半发酵茶类,俗称乌龙茶,早仅福建生产,至1796年前后传入台湾。乌龙茶类算是特殊的茶类,其品质优异者。较之制造绿茶或红茶难于控制。茶类品质与海拔气候、土壤、采摘期及制法等均有密切的关系,尤其受茶树个体(或品种)固有遗传特质的影响为最大。 佛手、水仙、铁观音及青心乌龙(或称软枝乌龙)成为茶树四大名种,在福建已有200年以上的历史,传入台湾也超过130年。自有乌龙茶生产以来,茶农或茶界都已知道,茶树必需用无性繁殖,才能保持此茶树个体(或单枞或品种)制造乌龙茶类的特有品质。 前年本人返回已别离四十余年的家乡探亲,承茶友们的爱护,顺道参观了数个茶区的茶树品种观察园及普通茶园,比较这些地方优良品种,在福建和台湾的形态与品质等有何变迁。 兹将此次粗放观察的结果,简叙于后: 1、依据茶树叶部或植株其他部位的形态等特性,并参阅近十余年来国内外几位学者的研究报告,很明显的看出,不论日本的皋卢种或台湾的香橼种,都是与福建的佛手(或雪梨)同一地方品种而异名者,且均源自福建。日本的皋卢种似福建的红芽佛手,而台湾的香橼近福建的绿芽佛手。佛手种可说是茶树植物界中,最特殊的品种,福建无疑的是佛手种的原产地。我们应建议“佛手”种的学名为“VarFukiensis”,有别于Var.Sinensis及Var.Assamica?
作者 吴振铎
机构地区 台湾大学
出处 《福建茶叶》 1991年第2期6-29,共24页 Tea in Fujia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 1梁月荣,刘祖生.5个茶树无性系品种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的研究[J]茶叶科学,1988(02).
  • 2周巨根.茶树遗传学研究的现状及其评价[J]福建茶叶,1988(01).
  • 3屈文琦,陈兴琰,陈国本.茶树无性系品种的染色体组型及其变异性的研究[J]福建茶叶,1987(03).
  • 4骆少君,濮荷娟,郭雯飞.不同品种乌龙茶香气的特征及其与品质等级的相关性[J]福建茶叶,1987(02).
  • 5詹梓金,柯南进,陈炳坤.茶树无性系品种福建水仙的细胞学及其不孕机制[J]福建农学院学报,1987(01).
  • 6李斌,陈国本,郑永球.邦崴大茶树等5个大叶茶的染色体组型分析[J].茶叶科学,1996,16(2):119-124. 被引量:26
  • 7黄惠华,陈兴琰,陈国本,王建国.茶树秋梢芽、叶间几种同工酶的比较研究[J]茶叶科学,1986(01).
  • 8谭永济.中国佛手茶(Chinese Fushou Tea)染色体核型的分析[J]中国茶叶,1985(05).
  • 9庄晚芳,刘祖生,陈文怀.论茶树变种分类[J]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81(01).
  • 10张宏达.茶树的系统分类[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24(1). 被引量:52

二级参考文献4

  • 1李斌,陈国本,郑永球.邦崴大茶树等5个大叶茶的染色体组型分析[J].茶叶科学,1996,16(2):119-124. 被引量:26
  • 2陈瑞阳,宋文芹,李秀兰.植物染色体标本制备的去壁、低渗法及其在细胞遗传学中的意义[J]遗传学报,1982(02).
  • 3朱凤绥,田自强,程尧楚.植物染色体Giemsa分带新技术(F——BSG法)及其应用[J]湖南农学院学报,1980(04).
  • 4李璠.中国栽培植物发展史[M]科学出版社,1984.

共引文献73

同被引文献17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1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