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战略与管理》
CSSCI
2002年第3期39-46,共8页
Strategy and Management
参考文献8
-
1魏凤春,于红鑫.中国潜在财政危机的成因与对策[J].战略与管理,2002(1):75-86. 被引量:21
-
2杨放,李洪江.从渐进改革看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J].财经问题研究,2001(9):46-48. 被引量:6
-
3马拴友.中国公共部门债务和赤字的可持续性分析——兼评积极财政政策的不可持续性及其冲击[J].经济研究,2001,36(8):15-24. 被引量:105
-
4张兴胜.渐进改革中金融抑制政策的效率损失[J].金融论坛,2001,6(5):12-18. 被引量:7
-
5贾康,赵全厚.国债适度规模与我国国债的现实规模[J].经济研究,2000,35(10):46-54. 被引量:142
-
6刘尚希.论公共风险[J].财政研究,1999,15(9):12-19. 被引量:41
-
7樊纲.论“国家综合负债”——兼论如何处理银行不良资产[J].经济研究,1999,34(5):11-17. 被引量:109
-
8刘鹤,易纲,宋国青,郑京平,樊纲,严瑞珍,王小鲁,贺力平,张平.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J].管理世界,1999,15(1):12-13. 被引量:24
二级参考文献35
-
1林顿.拉鲁什,郑刚.当前全球货币金融体系面临着崩溃的巨大危险——大多数获诺贝尔奖金的经济学家是庸医[J].经济研究参考,1999(7):31-39. 被引量:2
-
2王书瑶.财政支出最大与国民产出最大不相容原理[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88(10):3-9. 被引量:13
-
3魏凤春,于红鑫.社会保障资金来源的比较分析[J].战略与管理,2001(2):88-92. 被引量:3
-
4万安培.租金规模的动态考察[J].经济研究,1995,30(2):75-80. 被引量:81
-
5樊纲.企业间债务与宏观经济波动(上)[J].经济研究,1996,31(3):3-12. 被引量:35
-
6张杰.地方政府的介入与金融体制变异[J].经济研究,1996,31(3):21-26. 被引量:40
-
7易纲.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分析及政策含义[J].经济研究,1996,31(12):26-33. 被引量:277
-
8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寻求多重经济目标下的有效政策组合[J].经济研究,1998,(1).
-
9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所宏观学科课题组.总量态势、金融风险和外部冲击[J].经济研究,1998,(3).
-
10樊刚.金属发展与企业改革[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共引文献410
-
1刘尚希,武靖州.风险社会背景下的财政政策转型方向研究[J].经济学动态,2021(3):13-23. 被引量:11
-
2刘尚希,孙喜宁.论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基于公共风险分析框架[J].财政研究,2021(1):10-23. 被引量:21
-
3曾军平,丛树海.扩张性财政政策、财政风险与政策选择[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3,5(6):11-18. 被引量:3
-
4丁丽敏.树立整体产品观念 提高产品竞争力[J].职大学报,2006(3):98-99. 被引量:1
-
5苗桂兰,魏凤春.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效果剖析[J].商业经济,2004(6):26-27.
-
6邓晓兰,黄显林,张旭涛.公共债务、财政可持续性与经济增长[J].财贸研究,2013,24(4):83-90. 被引量:53
-
7黄飞鸣.积极财政政策效应评析与展望[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3,5(1):11-16.
-
8王磊.财政风险与积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分析[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3,5(6):15-18.
-
9戎梅,王永中.主权债务可持续性:一个文献综述[J].金融评论,2015,7(2):84-99. 被引量:3
-
10冯菲.关于构建新型银企关系的思考——国有企业过度负债与银行不良资产问题探索[J].中国民航学院学报,2004,22(B06):205-209.
同被引文献27
-
1叶青.防范金融风险的财政对策[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1998(6):32-35. 被引量:3
-
2王金龙.宏观调控要关注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的相关性[J].财政研究,2005,21(10):43-45. 被引量:11
-
3崔光庆.我国隐性财政赤字与金融风险的对策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07(6):30-32. 被引量:5
-
4Stigler, G. J. Imperfections in Capital Markets [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67, Vol, 75, 287-92.
-
5柯武刚 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42-147.
-
6柯武刚 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42-147.
-
7周彩霞.招商引资热背景下的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J].浙江金融,2007(11):20-21. 被引量:1
-
8秦海林.金融风险财政化、财政风险金融化与经济增长[J].上海金融,2010(3):17-22. 被引量:14
-
9刘尚希.论公共风险[J].财政研究,1999,15(9):12-19. 被引量:41
-
10徐海波.地方政府财政风险转化为金融风险的途径及对策研究[J].武汉金融,2013(9):26-28.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6
-
1陈尉纲.对防范与化解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探索[J].改革与战略,2006,22(8):55-58. 被引量:7
-
2张其春,林昌华,郗永勤.政府公共风险管理机制整合框架构建[J].湖北社会科学,2007(2):32-34. 被引量:4
-
3祁毓.公共风险、公共危机与财税政策:一个研究述评[J].财经政法资讯,2011,27(1):54-62.
-
4王姣.新常态下地方财政“风险新形态”问题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山东财经大学学报,2018,30(3):32-39. 被引量:5
-
5杨佳颐.建立以公共风险为导向的预算绩效管理理念[J].现代营销(上),2022(8):127-129.
-
6康东亮,吴丰,翟晓艺,徐江天.脆性升级与韧性强化:后疫情时期公共风险治理的困境与优化途径[J].行政科学论坛,2023,10(12):53-60.
-
1宋友春,田发.论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转型选择[J].商业研究,2004(8):58-59.
-
2张茉楠.“货币战争”其实是一场“财富战争”[J].瞭望,2010(42):66-66.
-
3卢文鹏.金融抑制、路径依赖与中国渐进改革中的制度性公共风险[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4(4):8-15. 被引量:22
-
4皮天雷.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金融制度变迁探析——基于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视角[J].中国经济问题,2011(3):45-51. 被引量:4
-
5马丁.沃尔夫.中国要超越“摸石头过河”[J].商周刊,2006,0(13):9-9.
-
6姜烨.中国国有银行体制渐进演进的逻辑[J].金融论坛,2007,12(7):13-19. 被引量:4
-
7刘晓辉.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渐进转型及其国际借鉴[J].改革,2008(4):123-129. 被引量:2
-
8中国货币政策工具和货币供给调控机制的渐进转型[J].大庆社会科学,2013(6):119-119.
-
9高新才.改革开放三十年专题[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6(5):74-74. 被引量:1
-
10梁薇,刘铮.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渐进转型研究[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2):37-40.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