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社会科学论坛》
2002年第7期28-31,共4页
Tribune of Social Sciences
同被引文献68
-
1高鸿钧.权利源于主体间商谈——哈贝马斯的权利理论解析[J].清华法学,2008,2(2):6-32. 被引量:44
-
2陈洁.BBS:中国公共领域的曙光[J].中国青年研究,1999(5):52-54. 被引量:18
-
3J.哈贝马斯.关于公共领域问题的答问[J].社会学研究,1999(3):37-38. 被引量:210
-
4何增科.市民社会概念的历史演变[J].中国社会科学,1994(5):67-81. 被引量:268
-
5曹卫东.从“公私分明”到“大公无私”[J].读书,1998,0(6):88-95. 被引量:15
-
6汪晖.公共领域[J].读书,1995,0(6):131-134. 被引量:22
-
7唐兴霖,吴志军,聂勇浩.国家与社会之间——论社会中介组织对中国社会转型的影响[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2,4(2):16-21. 被引量:30
-
8郭晓东.重塑价值反思之维——哈贝马斯政治合法性理论研究[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8(2):23-28. 被引量:8
-
9季乃礼.论哈贝马斯的话语政治观[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3):21-26. 被引量:3
-
10展江.公民社会视野下的转轨中国——从富士康事件看当代新闻界—商界关系[J].中国新闻周刊,2006(34):33-36.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24
-
1廖一红.微博中的“网络公共领域”——以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旬刊),2020(14):232-233. 被引量:1
-
2刘婵.网络舆论形成中的启动效应[J].新闻爱好者,2012(10):30-32.
-
3唐兴霖,吴志军,聂勇浩.国家与社会之间——论社会中介组织对中国社会转型的影响[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2,4(2):16-21. 被引量:30
-
4陶文昭.全球化中国家权力的走向[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5):53-56.
-
5刘蕊,田春苗.试论当代中国有序网络政治参与体系的建构[J].法制与社会,2008(29):201-202.
-
6余建清,连水兴.我国当前传媒与公共领域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J].理论与现代化,2007(5):74-78.
-
7余建清,强月新.我国当前传媒与公共领域问题研究现状与反思[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6):73-78. 被引量:8
-
8余建清,连水兴.我国当前传媒与公共领域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7,14(4):5-7.
-
9张旺.政治理论视野下的国际关系[J].教学与研究,2009(5):52-58.
-
10彭军辉.2007年报纸新闻时评研究综述[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30(4):106-108.
-
1邢正军,张曙.志愿者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参与途径[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25(6):82-85. 被引量:14
-
2吴仙.探析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有效途径[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27(3):134-136. 被引量:3
-
3官灵芳.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13(4):45-47. 被引量:2
-
4张苏辉.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途径和方式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34-36. 被引量:13
-
5冯雪.农民社会参与主要途径探析[J].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6,26(1):5-7. 被引量:1
-
6陈静.我国公民有效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制度创新[J].管理观察,2008(7):60-62. 被引量:2
-
7刘春凯.英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公众参与借鉴[J].中国名城,2016,0(6):55-59. 被引量:9
-
8张青.论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及其在公共服务领域的运作[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5,17(4):24-27. 被引量:2
-
9陈静,敬珊珊,刘露.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公民参与及制度建设[J].兰州学刊,2005(4):218-219. 被引量:1
-
10马源.城市社区发展中的社区参与问题——以北京市GM社区为例[J].人才资源开发,2015(6):250-251.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