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野间宏的《脸上的红月亮》
被引量:5
An Interpretation of Noma Hiroshi's 'Red Moon in Her Face'
出处
《日本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12-121,共10页
Japanese Studies
参考文献1
-
1[英]爱·摩·佛斯特,.小说面面观[M]花城出版社,1981.
同被引文献14
-
1唐承红.自我保存的利己主义——评野间宏的《阴暗的画》和《脸上的红月亮》[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12(S1):42-45. 被引量:6
-
2叶琳.试析野间宏文学创作的艺术风格[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22(6):90-93. 被引量:4
-
3李先瑞.象征主义与意识流手法的完美结合——评野间宏的短篇小说《脸上的红月亮》[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5(1):64-68. 被引量:4
-
4潘世圣.火野苇平及其《麦与士兵》的历史考察——近代日本“日中战争文学”基础研究[J].浙江学刊,2007(1):76-81. 被引量:2
-
5火野苇平.年谱:火野苇平选集·第八卷[M]//池田浩士.火野苇平论“海外进出文学“论.东京:impact出版会,2000:442.
-
6[日]铃木敬司.《麦与士兵》论--作为战争文学的位置[J].日本文学志要,1966(11):78-84.
-
7[日]花田俊典.新资料火野苇平的书信[J].国文学·解释与教材研究,2000(11):24-33.
-
8[日]西冈香织.报道战线所见[日中战争]--陆军报道部长马渊逸雄的足迹[M].东京:芙蓉书房,1999:140.
-
9[日]伊豆利彦.战争文学的动向[M]//日本文学研究资料丛书.昭和文学.东京:有精堂,1986:169.
-
10池田浩士.火野苇平论"海外进出文学"论[M].东京:im-pact出版会,2000:531.
引证文献5
-
1周朝伟.日本从军作家火野苇平及其战争文学——以《麦与士兵》为例[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2):80-84.
-
2王嘉伟.试谈野间宏《脸上的红月亮》之主题表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4):92-92.
-
3程哲.《脸上的红月亮》中的利己主义--以北山年夫的人物形象为中心[J].北方文学(下),2015,0(1):64-64.
-
4龙娇颖.唐诗宋词中数字的模糊性夸张及其翻译策略[J].北方文学(下),2015,0(1):86-87.
-
5胡备,孙爱婷.探析野间宏小说《脸上的红月亮》中的人性观[J].青年文学家,2015,0(1X):74-75. 被引量:2
-
1刘少东,张岳.野间宏存在主义文学作品《脸上的红月亮》赏析[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4):48-49. 被引量:2
-
2李先瑞.象征主义与意识流手法的完美结合——评野间宏的短篇小说《脸上的红月亮》[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5(1):64-68. 被引量:4
-
3王嘉伟.试谈野间宏《脸上的红月亮》之主题表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4):92-92.
-
4刘晓艺.论野间宏作品中的象征主义——读《脸上的红月亮》[J].考试周刊,2009(28):36-37.
-
5莫琼莎.野间宏笔下的战后日本人——小说《脸上的红月亮》及《崩溃感觉》主人公评析[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5,17(4):76-81. 被引量:1
-
6尚学艳.存在主义视角下的《脸上的红月亮》[J].戏剧之家,2015(13):274-274.
-
7王秀霞.论非常时期下人性的扭曲——以《伤痕》和《脸上的红月亮》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11):206-208.
-
8张云青.浅谈《脸上的红月亮》中对战争的反思[J].青年文学家,2016,0(7X):109-109.
-
9程哲.《脸上的红月亮》中的利己主义--以北山年夫的人物形象为中心[J].北方文学(下),2015,0(1):64-64.
-
10王一如.情爱·战争·人性——对《脸上的红月亮》的结构主义分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1,27(4):43-46.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