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是不是低度城镇化
被引量:
21
Is China in Underurbanization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围绕着中国城镇化的实际水平,本文综述了国内存在着的低度城镇化和非 低度城镇化两种观点,并对他们的论证进行了分析。我们认为无论是改革前或改革后,中 国的城镇化水平均处于低度城镇化状态。
作者
周一星
王玉华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
北京大学
出处
《中国人口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9-45,共7页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Science
关键词
中国
低度城镇化
产业水平
工业化率
中间形态人口
分类号
F299.2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7
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385
同被引文献
187
引证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423
参考文献
21
1
许宪春.
世界银行关于中国GDP数据的调整方法已经过时[J]
.中国国情国力,1999(5):13-15.
被引量:2
2
余立新.
排除认识障碍加快城镇化进程──与孟立联同志商榷[J]
.人口研究,1994,18(1):22-25.
被引量:10
3
李保江.
城镇化诱致性农业发展的制度分析[J]
.江西社会科学,1999,19(4):25-28.
被引量:7
4
叶裕民.
中国城市化滞后的经济根源及对策思路[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13(5):1-6.
被引量:75
5
周一星,曹广忠.
改革开放20年来的中国城市化进程[J]
.城市规划,1999,23(12):8-13.
被引量:148
6
刘连银.
中国城市化的道路选择[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9(1):25-30.
被引量:7
7
郭熙保.
城市化:迈向21世纪的战略选择[J]
.经济学动态,1996(3):27-30.
被引量:7
8
王一鸣,杨宜勇,史育龙,刘勇,曹广忠.
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若干问题研究[J]
.宏观经济研究,2000(2):3-11.
被引量:67
9
俞德鹏.
中外城市化进程的定量比较──兼与孟立联同志商榷[J]
.人口研究,1994,18(2):30-36.
被引量:15
10
孙永正.
城市化滞后的八大弊端[J]
.城市问题,1999(6):2-4.
被引量:20
二级参考文献
37
1
孟立联.
农民、发展与城镇化——再与辜胜阻先生商榷[J]
.人口研究,1993,17(4):41-42.
被引量:2
2
王维志.
我国市镇建制与城镇化水平分析[J]
.人口研究,1992,16(2):11-15.
被引量:2
3
乔晓春,李景武.
对第四次人口普查市镇人口划分口径的探讨[J]
.人口研究,1991,15(3):22-28.
被引量:6
4
马侠.
中国城乡划分标准与城镇发展水平[J]
.人口与经济,1988(6):29-33.
被引量:14
5
白建华.
完善市、镇建制标准,统一城乡人口划分口径[J]
.人口研究,1986,10(3):16-19.
被引量:3
6
陆学艺.
21世纪中国的社会结构——关于中国的社会结构转型[J]
.社会学研究,1995(2):3-11.
被引量:53
7
周一星,史育龙.
关于我国市镇人口的几个问题[J]
.人口与经济,1990(6):9-13.
被引量:12
8
周一星.
中国城镇的概念和城镇人口的统计口径[J]
.人口与经济,1989(1):9-13.
被引量:15
9
王嗣均,韩波.
关于城乡划分标准问题的几点意见[J]
.人口与经济,1989(1):14-15.
被引量:7
10
周一星.
关于明确我国城镇概念和城镇人口统计口径的建议[J]
.城市规划,1986,10(3):10-15.
被引量:74
共引文献
385
1
姜爱林.
21世纪初中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的战略思考[J]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02,1(2):24-29.
2
罗茜.
FDI对中国城市化进程推动的实证分析[J]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10(3):105-112.
被引量:12
3
王珏,聂文东,王静爱.
中国大都市群地区的水灾风险与应急管理研究[J]
.自然灾害学报,2005,14(6):59-64.
被引量:7
4
钟剑华.
浅谈西北民族地区社会结构变迁[J]
.社科纵横,2006,21(9):3-4.
被引量:1
5
王兰永.
社会结构研究浅析[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2(4):90-94.
被引量:1
6
黄学贤,吴志红.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的城镇化进程——兼论行政规划的发展[J]
.东方法学,2010(4):76-85.
被引量:2
7
王旭光.
广州市单位体育的现状、特征及其发展走向[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8,13(4):49-53.
被引量:4
8
倪同云,杜利军,林显鹏,白玲,陈琳.
关于全民健身计划实施对策的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1998,34(8):1-8.
被引量:26
9
刘连银.
中国城市化的道路选择[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9(1):25-30.
被引量:7
10
蔡禾,李文波.
新时期广州市“行政一体化”社会结构的分化[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7(1):17-2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87
1
李林杰,王金玲.
对工业化和城市化关系量化测度的思考——兼评我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J]
.人口学刊,2007,29(4):31-35.
被引量:15
2
陆大道,宋林飞,任平.
中国城镇化发展模式:如何走向科学发展之路[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3(2):1-7.
被引量:65
3
李保江.
城镇化诱致性农业发展的制度分析[J]
.江西社会科学,1999,19(4):25-28.
被引量:7
4
张耕田.
关于建立城市化水平指标体系的探讨[J]
.城市问题,1998(1):6-9.
被引量:75
5
代合治,刘兆德.
复合指标法及其在测度中国省域城市化水平中的应用[J]
.城市问题,1998(4):21-24.
被引量:68
6
王桂新.
中国人口工业化、非农化与城市化发展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9(6):33-40.
被引量:15
7
刘连银.
中国城市化的道路选择[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9(1):25-30.
被引量:7
8
叶克林,陈广.
小城镇发展的必然性[J]
.经济研究,1985,20(5):62-67.
被引量:9
9
周一星.
城市化与国民生产总值关系的规律性探讨[J]
.人口与经济,1982(1):28-33.
被引量:195
10
宗寒.
试论我国的城市化道路[J]
.求索,1982(1):1-7.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1
1
欧阳慧.
中国未来二十年城镇化区域格局展望[J]
.南方人口,2004,19(3):29-34.
被引量:3
2
周一星.
关于中国城镇化速度的思考[J]
.城市规划,2006,30(B11):32-35.
被引量:183
3
李航飞,汤小华.
福建省县域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研究[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3(3):87-91.
被引量:16
4
戴为民.
国内外城市化问题研究综述[J]
.特区经济,2007(5):266-268.
被引量:18
5
陈晓红,胡琴芳.
苏州农户迁移行为的相关调查及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2008,29(1):54-59.
被引量:6
6
张宇,靳晓雯.
以工业化率比照城镇化率来判断中国城市化水平不尽科学[J]
.统计与决策,2009,25(19):156-157.
被引量:6
7
胡伟艳,张安录,渠丽萍.
人口、就业与土地非农化的相互关系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5):104-110.
被引量:23
8
黄盛,胡晓鸣,马佳.
城市化进程中的财富回流现象[J]
.城市问题,2010(5):7-13.
9
刘涛,曹广忠,边雪,郜晓雯.
城镇化与工业化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评价及规律性探讨[J]
.人文地理,2010,25(6):47-52.
被引量:31
10
程遥.
健康城镇化背景下的流动人口发展趋势与对策[J]
.经济地理,2012,32(4):25-31.
被引量:28
二级引证文献
423
1
谢红霞,尹懋森,周清,刘沛,徐宁.
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时空变化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42(4):171-178.
被引量:6
2
王贵东,杨德林.
“互联网+交通物流”与人口城镇化:基于“两新一重”融合模型[J]
.经济学报,2021,8(1):129-158.
被引量:10
3
朱宪东,夏成,杨展,陈劭锋.
西藏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社会-经济”耦合评估研究[J]
.科技促进发展,2022,18(5):647-654.
4
张鹏博,丁志伟,李志远,张希阳,何志远.
中国镇域工业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格局及影响因素——基于30006个乡镇的工业企业数[J]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54(2):127-141.
5
张改素,魏建飞,丁志伟.
中国镇域工业化和城镇化综合水平的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地理研究,2020,0(3):627-650.
被引量:46
6
范擎宇,杨山,胡信.
耦合视角下长三角地区城镇化协调度的时空特征及交互机制[J]
.地理研究,2020,0(2):289-302.
被引量:44
7
陆大道,姚士谋,李国平,刘慧,高晓路.
基于我国国情的城镇化过程综合分析[J]
.经济地理,2007,27(6):883-887.
被引量:221
8
彭希哲,万芊,黄苏萍.
积分权益制:兼顾户籍改革多重目标的普惠型制度选择[J]
.人口与经济,2014(1):28-36.
被引量:11
9
郑伟元.
土地资源约束条件下的城乡统筹发展研究[J]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8,1(1):22-31.
被引量:4
10
陈雯,闫东升,孙伟.
长江三角洲新型城镇化发展问题与态势的判断[J]
.地理研究,2015,34(3):397-406.
被引量:38
1
姜爱林.
加速发展阶段的中国城镇化——对中国城镇化水平的实证分析[J]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15(2):36-40.
2
姜爱林,蔡珞珈.
试析对中国城镇化水平的基本判断[J]
.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9(3):29-34.
被引量:1
3
姜爱林.
加速发展阶段的中国城镇化——对中国城镇化水平的实证分析[J]
.天府新论,2004(6):42-45.
被引量:2
4
魏宗财,王开泳,陈婷婷.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开发区转型研究——以广州民营科技园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2015,34(9):1195-1208.
被引量:19
5
朱守银.
中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改革问题研究[J]
.中国农村观察,2000(6):2-24.
被引量:28
6
朱守银.
破解城乡二元土地制度[J]
.农村工作通讯,2008(1):20-21.
被引量:2
中国人口科学
2001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