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心理学、认识论还是本体论——对大乘唯识学的整体界定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对佛教哲学的现代阐释中 ,大乘唯识学通常被解读为一种认识论或心理学 ,而其整体上的本体论特征往往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 ,这主要与在现代哲学的视域限制下对唯识学的基本概念 (尤其是其核心概念“识”)的误读有关。本文通过对唯识学原典本身所提供的相关问题的分析 ,以表明尽管其中毫无疑问地包含有大量认识论和心理学方面的内容 ,在总体上唯识论却是一种唯能论 ,更确切地说 。
作者
吴可为
机构地区
浙江省社科院哲学所
出处
《浙江学刊》
CSSCI
2001年第4期32-35,共4页
Zhejiang Academic Journal
关键词
心理学
认识论
本体论
唯识学
佛教哲学
《成唯识论》
大乘佛教
分类号
B946.3 [哲学宗教—宗教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6
1
参见《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上.
2
参见《成唯识论》卷二.
3
参见《成唯识论》卷七.
4
熊十力曾因种子这一概念而指斥唯识学有支离无统和二元论倾向之流弊,实由未能深辨其义所致.
5
参见《成唯识论》卷一.
6
我们的判断此处仅以玄奘所传的唯识学为据.由玄奘的译本可知唯识学中实是明确使用"体用"这一范畴的,除非我们怀疑象玄奘这样的翻译大师的可信性.
同被引文献
16
1
麻天祥.
中国佛学非本体的本体诠释[J]
.中国社会科学,2001(6):34-41.
被引量:19
2
高永旺,郑素娟.
佛教本体论承诺与终极关切[J]
.南京社会科学,2007(6):48-53.
被引量:2
3
[2]虽然在《小乘佛学》一书中,舍氏同时也认为"(小乘)佛教的基本观点--没有真实统一体的、分离各别的诸元素的多元性--的根源在奥义书的原初玄想之中.……这个时代……就是《羯陀奥义》的时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132.
4
[5][唐]慧能著,郭朋校释.坛经校释[M].中华书局,1983,50.
5
[6]吕澂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6
[9]后秦僧肇等注.注维摩诘所说经(卷八)[M].入不二法门品第九[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7
[10]大乘三系的商榷.印顺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8
[11]郭朋著.印顺佛学思想研究[M].对于"真常唯心论"的论述一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9
杨维中.《论中国佛教心性本体论的特质》[J].普门学报,2001,.
10
《维摩诘所说经》,见《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4册,台北:佛光出版社,1989年,546页.
引证文献
2
1
孙劲松.
唯识学本体论问题辨析[J]
.哲学研究,2015(10):37-44.
被引量:2
2
张煜.
《奥义》与《楞伽》[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23-2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
1
张煜.
苏轼《琴诗》之再探讨[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3(1):39-44.
被引量:1
2
鹿博.
佛学语境中“照”义涵的解析[J]
.世界宗教文化,2017(5):109-115.
3
孙春晖,冯成志.
基于佛家五蕴学说的心智主体五层次模型[J]
.心理科学,2018,41(4):1010-1016.
被引量:2
1
石燕.
列宁对运动范畴的解析[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71-74.
2
赵仲英.
评一种唯能论——“三本哲学”[J]
.学术探索,2000(4):43-46.
3
列宁,孙家衡.
舒里亚齐柯夫“西欧哲学(从笛卡兒到马赫)对资本主义的辩护”一书札记[J]
.哲学研究,1959(4):6-15.
4
李醒民.
奥斯特瓦尔德的能量学和唯能论[J]
.自然辩证法研究,1989,5(6):65-70.
被引量:19
5
C.C.霍鲁日,张百春(译).
新教父综合与俄罗斯哲学[J]
.世界哲学,2016(3):130-144.
浙江学刊
200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