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道始于情”的哲学诠释——五论创建中国解释学问题
被引量:
3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郭店竹简《性自命出》中的“道始于情 ,情生于性”是先秦儒家的重要命题 ,它揭示了以家庭亲情为本的先秦儒家伦理道德学说产生的根据。本文进而分析了这一命题所蕴含的先秦儒学的“性静情动”说较之以往的“性善情恶”
作者
汤一介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哲学系
出处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40-44,共5页
Academic Monthly
关键词
哲学
郭店竹筒
《性自命出》
先秦儒家伦理
道
情
性
善
恶
"性静情动"说
欲
分类号
B82-092 [哲学宗教—伦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64
同被引文献
432
引证文献
32
二级引证文献
126
参考文献
4
1
.《汉书·董仲舒传》[M].,..
2
《梁书》卷48《贺瑒传》.
3
《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册,第90页.
4
朱熹云.《朱子语类》,第1册,第92页.
共引文献
164
1
赖美琴.
董仲舒的思维方式及其政治归趋[J]
.学术研究,2003(7):112-114.
被引量:3
2
何兹全,姜芃.
战国秦汉时代的交换经济和自然经济,自由民小农和依附性佃农[J]
.史学理论研究,2001(3):10-21.
被引量:1
3
曹德本,方妍.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研究[J]
.政治学研究,2002(1):50-59.
被引量:13
4
宋艳萍.
阴阳五行与秦汉政治史观[J]
.史学史研究,2001(3):18-27.
被引量:4
5
许殿才.
两汉时期的历史盛衰总结与政治[J]
.史学史研究,2000(2):31-37.
6
牟成文.
从“天人合一”的源处追寻其原初价值意义——兼评西汉大儒董仲舒的天人观[J]
.江汉论坛,2005(7):58-61.
被引量:5
7
程勇.
“经学”“经术”的分野与汉代经学文论话语的双重性质[J]
.学术月刊,2005,37(7):96-103.
8
王柏中.
试论传统祭祀的社会功能——以两汉国家祭祀为例[J]
.社会科学战线,2005(5):136-140.
被引量:2
9
晋文.
桑弘羊入宫原因蠡测[J]
.中国史研究,2005(3):41-45.
被引量:2
10
张中秋.
中国传统法律的公法文化属性[J]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5(6):3-15.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432
1
蔡宗齐.
“情”的概念何以拓展——从先秦“情”“性”论辩到两汉六朝文论中的情文说[J]
.探索与争鸣,2020(2):39-48.
被引量:4
2
张再林.
中国哲学意义上“情”的三重意蕴[J]
.江苏社会科学,2021(2):91-99.
被引量:1
3
霍存福.
法谚:法律生活道理与经验的民间形态——汉语谚语的法文化分析[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47(2):144-154.
被引量:23
4
韦启光.
儒学与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J]
.贵州民族研究,2004,24(2):38-43.
被引量:8
5
汤一介.
论创建中国解释学问题[J]
.学术界,2001(4):97-113.
被引量:36
6
周光庆.
中国古典解释学方法论反思——兼与杨润根先生商榷[J]
.学术界,2001(4):126-134.
被引量:5
7
万远英.
落后地区农村道德现状及原因分析[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3(4):79-81.
被引量:7
8
庞朴.
初读郭店楚简[J]
.历史研究,1998(4):4-9.
被引量:17
9
戚万学.
活动道德教育模式的理论构想[J]
.教育研究,1999,20(6):69-76.
被引量:87
10
郭齐勇.
郭店儒家简与孟子心性论[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9,53(5):24-28.
被引量:31
引证文献
32
1
陈金香.
儒家个体道德建构范式的初步确立及其当代启示——以郭店楚简儒家简为中心[J]
.江苏社会科学,2021(5):162-169.
2
赵沛霖.
两种不同的命运观念——褒姒神话传说与俄狄浦斯神话传说之比较研究[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3):83-88.
被引量:1
3
郭文君,马育良.
从文明比较的视野看中西文学——读钱穆《略论中国文学》[J]
.中华文化论坛,2004(4):76-80.
被引量:1
4
汤一介.
释"易,所以会天道人道者也[J]
.周易研究,2002(6):3-8.
被引量:8
5
陈天庆.
论“情操”及“情-操”——一种存在论意义的探讨(论纲)[J]
.江苏社会科学,2005(2):28-35.
被引量:3
6
张宗新.
论大学德育的课程资源[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2):95-100.
被引量:1
7
林义正.
论中国经典诠释的两个基型:直释与旁通——以《易经》的诠释为例[J]
.周易研究,2006(2):26-40.
被引量:2
8
马育良.
情性本位:关于中国文化和中国儒学特质的理解[J]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2):1-8.
被引量:6
9
石洪波.
论荀子的性情观[J]
.管子学刊,2006(2):27-32.
被引量:5
10
马力,杨柱.
极高明而道中庸:仁学的道德价值与实用价值[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57-60.
二级引证文献
126
1
何刚刚.
当代儒学的情感转向——兼对一桩学术公案的澄清[J]
.周易研究,2021(1):106-112.
被引量:2
2
李颖,张立恩.
明体见用与明体达用:“分析的儒学”刍议——评《新儒学义理要诠》[J]
.哲学门,2020(1):207-217.
3
陶林,陈凯,刘玉良.
《黄帝内经》论“欲”[J]
.中医文献杂志,2023,41(5):48-51.
4
杨永明.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在《当代儒学》十周年大会上的致辞[J]
.当代儒学,2023(1):3-8.
5
苏荟敏.
宋代理学诗学的性情论及其当代意义[J]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3(2):63-78.
6
王彦力.
关于教育本质的理性思索[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4,26(3):10-13.
7
陈景玲.
先秦之“情”[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10):237-238.
被引量:1
8
陈天庆.
美是造化自身的闪耀——马克思、海德格尔及后主体主义的理解[J]
.学术月刊,2007,39(12):81-89.
被引量:1
9
石洪波,徐庆丰.
试论荀子人性论的两重性[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1):128-132.
被引量:3
10
陈天庆.
试论“君子三畏”--孔子天命思想的存在意义[J]
.江苏社会科学,2009(1):94-103.
被引量:6
1
季蒙.
理的性化与性的理化[J]
.晋阳学刊,2004(4):60-63.
2
张红英.
情动于中方能形之于言[J]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5(7):43-43.
3
刘星营.
先秦儒家伦理思想研究[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19(11):5-7.
4
张克峰.
慎言“第一”[J]
.博览群书,1998(11):4-6.
5
肖刚.
浅析儒家伦理道德[J]
.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1999(3):19-20.
6
蔡方鹿.
关于中国解释学类型的思考[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168-171.
7
刘文明.
论早期基督教与先秦儒家伦理中的性与婚姻[J]
.求索,2000(1):107-112.
被引量:1
8
刘毅青.
中国解释学何为——对徐复观解释学的再思考[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3,33(3):27-32.
被引量:1
9
温克勤.
先秦儒家伦理美思想述评[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4):63-67.
10
马家忠.
论先秦儒家伦理中“勇”的内涵[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6):1032-1035.
被引量:2
学术月刊
2001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