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 适应需要 逐步在我国形成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被引量:32
出处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1期3-5,41,共4页
China Higher Education
同被引文献224
-
1王战军,周海涛.怎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研究型大学——中国研究型大学建设基本问题研究(三)[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3):10-13. 被引量:99
-
2丁由中,饶昇苹,冯瑞英,梁宗禧.科研管理工作在建设研究型大学过程中的四点思考[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0(z1):6-7. 被引量:3
-
3李寿德,李垣.研究型大学的特征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1999(1):24-27. 被引量:49
-
4闵维方.发展知识经济的关键与大学的使命[J].教育研究,1998,19(9):29-33. 被引量:55
-
5王乐忠.论跨世纪人才与人才结构[J].科学管理研究,1996,14(3):26-29. 被引量:9
-
6教师工作满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教育研究,1996,17(2):42-49. 被引量:264
-
7沈杨,任慕兰,江峰.试论研究型大学的学科建设及本科教育的研究型教学[J].江苏高教,2004(4):67-69. 被引量:10
-
8张酉水,袁成琛.建设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J].中国高等教育,2004(12):9-10. 被引量:8
-
9张建英.中美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比较研究[J].教育评论,2004(3):91-94. 被引量:16
-
10吴玉厚.体现与时俱进、富于特色的主体特征 构建现代大学办学新理念[J].辽宁教育研究,2004(8):10-12. 被引量:7
引证文献32
-
1李璐岚,周学军.研究型大学发展动力思考[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4,27(5):600-603. 被引量:5
-
2吴玉厚.美国私立大学本科学生学费的特点及启示[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1):1-2. 被引量:1
-
3魏晖,郑晓齐.我国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探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54(1):21-25. 被引量:14
-
4石生仁,李万里,李世萍.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的研究型大学精英教育理念构建[J].高等理科教育,2006(3):38-41. 被引量:3
-
5吴介军.关于研究型大学内部资源配置有关问题的思考[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6(4):164-166.
-
6高文兵.学术卓越与一流大学[J].中国高等教育,2006(18):22-25. 被引量:11
-
7孙孝文.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世俗化”倾向与价值回归[J].煤炭高等教育,2007,25(1):16-18. 被引量:1
-
8胡燕,李祖超.教学研究型大学向研究型大学跨越的对策研究——以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5(6):19-22. 被引量:8
-
9梁传杰,罗勤.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内涵与特征[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0(6):851-852. 被引量:4
-
10孙孝文.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成长的制度缺失与建构[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4):48-51.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313
-
1金田,陈晓宇.我国高校经费支出的结构与分布差异——基于75所教育部部属高校数据[J].教育学术月刊,2021(4):3-10. 被引量:4
-
2谢懿,田甜,冉戎.科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研究[J].学园,2020(16):87-88. 被引量:2
-
3王磊.高校土木建筑专业大类教育成本核算探究——以XX学院为例[J].投资与创业,2024,35(11):158-160.
-
4李万星.“双一流”背景下行业划转地方管理高校内涵式发展路径探析——基于H大学的发展实践[J].评价与管理,2020(1):7-9.
-
5赵西卜,邵贞棋,张强.中国政府成本会计框架体系研究[J].会计研究,2021(6):3-18. 被引量:26
-
6郑石明,要蓉蓉.系统思维观照下的高等学校学科生态论[J].教育研究,2021(3):113-125. 被引量:15
-
7吴云,管仲军.新时代高水平研究型医科大学的特征刍议[J].北京教育(高教),2020(1):24-28. 被引量:6
-
8郭芳燕.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研究回顾——基于知网1998—2018年文献计量分析[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9,38(4):3-11. 被引量:2
-
9王玉芳,孙安阳,曹博,郭辰星.农林经济管理类研究生教育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20(6):111-117. 被引量:3
-
10王彪,代树兴,崔鸿雁.浅谈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经验与启示[J].华章(初中读写),2007(2).
-
1何善亮.在探究中学习探究 理解探究——中美“密度”教材比较与思考[J].学科教育,2001(10):20-23. 被引量:1
-
2适应需要 协调发展[J].中国成人教育,1996(11):32-32.
-
3王敏.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点滴体会[J].吉林教育(综合),2012(4):81-82. 被引量:1
-
4赵有楠.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写字教学[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小学教研版),2009(9):144-144.
-
5毛杰.面向未来 适应需要[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2(00A):37-39.
-
6陈学雷.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9(21):57-59. 被引量:5
-
7李凤坤.走向有效的低年级语文课堂[J].作文成功之路(小学),2013(7).
-
8李英武.培养学生语感,提高阅读能力[J].内蒙古教育(B),2011(4):31-32.
-
9李芳.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襄樊学院学报,2007,28(7):67-70. 被引量:8
-
10智育.发明之母是需要——适应需要发明法[J].少年发明与创造(小学版),2011(7):2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