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预设——伦理学研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被引量:1
摘要
本文从目前伦理学研究的一个弱项———伦理现实与理论联系的机制研究入手 ,提出理论预设概念 ,论证其存在的必然与必要 。
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1年第3期97-101,共5页
Zhejiang Social Sciences
参考文献9
-
1摩尔 长河译.《伦理学原理》[M].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7、8、10、11、124.
-
2摩尔得出的伦理学第一结论:"有一个单纯的、不能下定义的、不能分析的思想对象,而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必须参照它来下定义."(《伦理学原理》,长河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27页)
-
3亚里士多德 苗力田译.《尼各马科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
4卡尔·皮尔逊.《科学的规范》[M].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6页.
-
5[11]W.C.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上册,李珩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48、249页.
-
6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8页.
-
7萨特:《存在主义是人道主义》,周煦良、汤永宽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8页.
-
8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111页.
-
9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共引文献229
-
1樊浩.道德体系的人文之根与价值之始[J].人文杂志,2004(4):24-28. 被引量:1
-
2陈晓平.功利与情感之间——评休谟的道德哲学[J].哲学研究,2003(2):75-80. 被引量:15
-
3高力克.哈耶克的道德进化论与中国当代道德转型问题[J].学术月刊,2004,36(8):40-47. 被引量:4
-
4赵长林.教育批评视域中的科学课程及其变革[J].教育评论,2004(3):38-41.
-
5戴兆国.马克思伦理精神对现代性伦理建构之意义[J].江海学刊,2004(5):49-52. 被引量:1
-
6卢丽华.关于西方人格主义道德观的几点思考[J].中州学刊,2004(5):169-171.
-
7王云萍.人的规定性:个人还是社群——评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的“人”概念之争[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9):79-84. 被引量:3
-
8张德昭,徐小钦.论动物解放/权利论的天赋价值范畴[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26(4):42-48. 被引量:5
-
9江传月.论情感主义价值理论[J].现代哲学,2001(4):135-139. 被引量:2
-
10周凡.论康德道德哲学中的意志概念[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0):39-44.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27
-
1[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毛寿龙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
2[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
3[澳]欧文·休斯,2001.《公共管理导论》,彭和平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4[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语言的牢笼》,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P110.
-
5[美].费勒尔·海迪.《比较公共行政》,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50页.
-
6罗伯特·达尔.《公共行政科学:三个问题》.彭和平,朱立家等编译.《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第165页.
-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44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
8[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44页.
-
9[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
10[美]全钟燮.《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解释与批判》,孙柏英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1页.
-
1于波.论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J].考试周刊,2014(11):12-13.
-
2肖剑科,温馨.组织中的消极情绪研究[J].人才开发,2008(1):17-18. 被引量:1
-
3陈太福.精神文明建设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农村部分地区滥建庙宇现象透视[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9(3):47-49.
-
4张理义,徐志熊.做自己的心理咨询师[J].祝您健康,2006,0(9):20-20. 被引量:1
-
5盛国荣.信息技术的责任伦理一个信息时代不可忽视的问题[J].科技成果纵横,2009,24(1):25-26.
-
6聂志成.美育的必然和趋势[J].理论月刊,2007(5):68-69.
-
7王遥,李景娜.语言何以是存在的家——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语言观浅论[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3):94-98. 被引量:8
-
8崔修建.勤不补拙[J].才智(才情斋版),2011(7):29-29.
-
9崔修建.勤有时不补拙[J].做人与处世,2011(7):23-23.
-
10张婷婷.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J].东南传播,2015(10):54-56. 被引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