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近代西方哲学与环境伦理学
被引量:
4
Modern Western Philosophy and Environmental Ethic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代西方哲学对环境伦理学的形成曾发生过积极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它对狭隘的人类中心论的批判、对人类认识能力的批判上 ;同时也表现在它为环境伦理学提供了充实性原则、连续性原则及多样性原则等基本的哲学理论基础上。因此 ,应辩证地看待它对环境伦理学的影响。
作者
张传有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哲学系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2002年第5期153-156,共4页
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
关键词
近代西方哲学
环境伦理学
人类中心主义
多样性思想
人类认识能力
充实性原则
连续性原则
分类号
B82-058 [哲学宗教—伦理学]
B504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4
1
转引自诺夫乔伊《存在巨链》(英文版)一书第六章.在该书中,诺夫乔伊讨论了近代西方哲学家对人类中心论的不同态度.该书已由我和高秉江译出,近日将由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
2
霍尔巴赫著 王荫庭译.《健全的思想》[M].商务印书馆,1966年版.第19页.
3
雷毅《深层生态学论纲》,见于《环境伦理学进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95页.
4
莱布尼茨《单子论》,见《16—18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495页.
共引文献
4
1
余文森,谌启标.
新课程背景下高师公共教育学科的重建[J]
.教育评论,2004(4):35-37.
被引量:4
2
范冬萍.
西方环境伦理学的整体主义诉求与困惑——现代系统整体论的启示[J]
.现代哲学,2003(3):58-63.
被引量:1
3
郭建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路向研究[J]
.哲学动态,2014(8):77-82.
被引量:9
4
杨风岗.
西方哲学中的上帝观念的演变[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1):34-39.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1
1
吴允曾.
关于形式化的几个问题[J]
.哲学研究,1986(12):38-41.
被引量:7
2
曹南燕.
对中国高校工程伦理教育的思考[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52(5):37-39.
被引量:70
3
迈克.W.马丁,张恒力.
美国的工程伦理学[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29(3):106-109.
被引量:20
4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 杨通进译.环境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82.
5
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7
MITCHAM C.Thinking Through Technology:the Path between Engineering and Philosophy[M].Chicago,IL: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4:69.
8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环保专业委员会秘书处.注册环保工程师执行资格考核认定测式手册[K].2006.
9
巴巴拉·沃德,雷内·杜博斯.只有一个地球[M].北京:燃料化学工业出版社,1974.
10
张恒力,胡新和.
论工程设计的环境伦理进路[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26(2):51-55.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4
1
陈朝霞.
生态伦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石[J]
.绿色中国(理论版),2005(07M):27-29.
被引量:3
2
罗大文,张洪波.
环境伦理的价值视野[J]
.沈阳大学学报,2007,19(1):111-115.
被引量:1
3
李慈慈,王全权.
环境伦理学对工程活动的审视[J]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24):8402-8403.
4
李慈慈.
哲学走向荒野——论自然价值与生态伦理的关系[J]
.伦理与文明,2014(1):82-90.
二级引证文献
4
1
杨文杰.
西北地区森林培育问题及对策[J]
.生态经济,2007,23(10):131-135.
被引量:2
2
杨文杰.
西北地区森林培育激励机制研究[J]
.林业经济,2007(8):65-67.
被引量:3
3
聂惠.
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的价值维度[J]
.长江丛刊,2018,0(35):254-256.
4
种植希望 收获未来——北大商学网教职员工涿州基地植树造林[J]
.绿色中国,2007,0(4X):59-59.
1
融理,家庆.
关于绝对真理第二层含义的思考[J]
.天中学刊,1988,3(2):53-55.
2
李宗玲,汪水英.
江泽民世界多样性思想理论创新[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69-70.
被引量:1
3
曹海英.
混沌及其哲学启示[J]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1,13(4):44-50.
被引量:14
4
张艳珍.
试论习近平世界文明多样性思想的理论渊源[J]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7(1):27-31.
被引量:1
5
吴长青.
理性与迷信[J]
.民主与科学,2011(1):66-68.
6
张哲.
对休谟问题的一些思考[J]
.企业导报,2013(3):244-244.
被引量:1
7
李科政.
论康德哲学中的“表象”概念[J]
.长江丛刊,2016(24):60-61.
8
王康.
外在主义对当代西方哲学进路影响及其形而上学意义[J]
.北方论丛,2016(3):131-135.
9
柯利.
对康德认识论总问题的再认识[J]
.韶关学院学报,2007,28(10):12-15.
10
刘张华.
从休谟问题到休谟定律的思考[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10,31(1):77-81.
被引量:1
中州学刊
2002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