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思想的核心和方法论原则
被引量:1
出处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12-13,共2页
Journal of Chongqing Institute of Socialism
同被引文献21
-
1刘凤瑞.论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的历史地位[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1):6-9. 被引量:1
-
2黄彩榕.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形成发展的理论基础[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999(3):9-11. 被引量:2
-
3王秀英.邓小平的爱国统一战线理论的历史地位[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7(6):41-44. 被引量:1
-
4刘凤瑞.论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的时代特征[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999(11):11-14. 被引量:1
-
5胡照洲.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学习纲要[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998(10):28-33. 被引量:2
-
6蒋永甫.论邓小平统一战线思想的三个立足点[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998(4):7-10. 被引量:1
-
7徐德明,曾鹤翠.邓小平“人民为本”价值观:新时期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J].浙江学刊,1998(1):5-9. 被引量:1
-
8梅亦龙.学习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的三点思考[J].求实,1999(6):11-12. 被引量:1
-
9刘凤瑞.论邓小平统一战线思想的科学体系[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997(3):12-17. 被引量:1
-
10陈文演.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形成的历史考察[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7,51(3):42-47. 被引量:2
-
1崔珏.论人民政协的求同存异原则[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997(10):25-27. 被引量:2
-
2杨东河.广元建立市级领导联谊交友制度[J].四川统一战线,2013(7):36-36.
-
3龙清香.中国共产党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关系的实践和基本经验[J].云梦学刊,2012,33(4):60-63. 被引量:1
-
4万里凤.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是统一战线求同存异原则的生动体现[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0,15(3):16-20.
-
5孙信,李健.求同存异原则溯源[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1):22-24. 被引量:5
-
6都斌.试析“求同存异”原则在我国外交政策中的演进[J].领导科学,2010,0(2Z):59-60.
-
7居永平.浅谈心理学在统战工作中的运用[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2(3):38-39.
-
8谢锋.浅析行政决策中“求同存异”原则的变异[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3,5(2):59-61.
-
9贾平安,张树桐.新时期人民政协工作的八个特点[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1):23-26.
-
10付爱萍.试论“求同存异”在中国外交史上的地位和作用[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2,18(4):73-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