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刘素.课程资源开发刍议[J].安徽教育科研(内刊),2003(5):26-26.
-
2郑雪艳,王攀峰,张天宝.课程知识观的转型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J].中国冶金教育,2004,9(2):89-92.
-
3邱华国,周霞.学校课程设计:从“四个原则”到“五组核心要素”——浅析泰勒原理在无锡市蠡园中学的实践与发展[J].江苏教育(教育管理),2014,0(9):49-53. 被引量:3
-
4沈海驯,李丽.学校层面课程整合的误区与出路[J].基础教育参考,2015,6(10):3-6. 被引量:2
-
5张廷凯.我国课程论研究的历史回顾:1922—1997(上)[J].课程.教材.教法,1998,18(1):8-13. 被引量:34
-
6封丽华.职业学校人文素质课程模块的整合与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1(31):54-55.
-
7王备,吴建亚.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基于儿童个性的学校课程设计——以无锡市新区实验小学经验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09(12):28-31. 被引量:1
-
8杨清.学校课程结构设计:从自发到自觉[J].教育科学研究,2016(11):49-53. 被引量:3
-
9张洪高.关心德育模式的课程思想及对我国教育的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03,16(9):33-36.
-
10刘徽.让教育重振想象的翅膀——《教育想象——学校课程设计与评价》精粹解读[J].现代教学,2010(5):77-79.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