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现代台湾研究》
2002年第5期26-29,共4页
Modern Taiwan Studies
同被引文献23
-
1张传国.台商投资与两岸贸易互动效应的实证分析[J].台湾研究集刊,2004(4):61-67. 被引量:18
-
2唐永红.WTO框架下海峡两岸经济交往及合作方式探讨[J].国际经贸探索,2005,21(1):52-56. 被引量:11
-
3李非.建立“两岸共同市场”问题研究[J].台湾研究,2005(3):1-5. 被引量:6
-
4曾令良.《论WTO体制下区域贸易安排的法律地位与发展趋势—兼论中国两岸四地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几个法律问题》,载于陈安主编.《国际经济法论丛》第7卷,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
5朱兆敏.《论“入世”后中国各单独关税区间建立紧密经贸合作关系的法律基础和框架》,载于陈安主编.《国际经济法论丛》第7卷,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
6曾华群.《两岸四地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法律思考》,载于陈安主编.《国际经济法论丛》第7卷,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
7《WTO协定》第11条第1款,第14条第2款.
-
8莫世健.《论世贸组织内的大中国自由贸易区法律框架》,载于陈安主编.《国际经济法论丛》第5卷,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
9李国鼎著.台湾的工业化[M].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
-
10李国鼎著.台湾的现代农业[M],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
二级引证文献13
-
1唐永红.当前两岸制度性经济一体化实现路径探讨[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7(6):61-69. 被引量:5
-
2刘澈元,易枫.台湾经济体制的市场化及其困境与走向[J].开发研究,2008(3):33-37. 被引量:1
-
3李非,林坚,刘澈元.影响和推动海峡两岸经济合作的软因素分析[J].开发研究,2008(5):118-121.
-
4唐永红,赵媛媛.新形势下厦门对台优势与作用问题研究——兼论两岸交流合作先行区之构建[J].台湾研究集刊,2008(4):64-73. 被引量:3
-
5李非,曾文利.海峡两岸经济关系研究30年回顾与启示[J].台湾研究集刊,2009(1):38-46. 被引量:4
-
6刘澈元,赵媛媛.20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经济体制市场化的历程、特点及其影响[J].台湾研究集刊,2009(1):56-62. 被引量:6
-
7郭丽.两岸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的合作机制研究[J].商业时代,2009(32):91-92.
-
8唐永红.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区问题探讨[J].台湾研究,2010(3):11-15. 被引量:3
-
9陈雯,吴琦.海峡两岸产业内贸易动态变化特征分析[J].经济地理,2011,31(5):787-792. 被引量:4
-
10刘丽.两岸贸易的互补性与竞争性研究[J].商业时代,2013(16):21-24. 被引量:1
-
1俞其锐.入世了,台湾当局想干啥[J].福建通讯,2002(2):33-35.
-
2詹其柽.在世贸组织框架内,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重新塑造[J].国际贸易问题,2002(4):16-20.
-
3陈榕三.两岸“三通”与一个中国原则[J].现代台湾研究,2001(3):23-27.
-
4台湾问题参考口径(2002年1月31日)[J].台湾工作通讯,2002(3):10-13.
-
5邓利娟.一个中国原则与台湾经济发展[J].台声,2000(6):22-23.
-
6黄绍臻.海峡经济区的性质[J].理论参考,2008(9):22-24.
-
7陈彦曜.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构建海峡经济区[J].金融教育研究,2009,23(S1):45-47.
-
8阳光雨,赵亮.狐狸变不成猫[J].英才,2001,0(9):69-71.
-
9孙亚夫.促进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推动两岸关系全面发展--在两岸关系与经贸交流论坛闭幕式上的讲话[J].台湾工作通讯,2004(8):10-11.
-
10陈恩.迈向21世纪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回顾与前瞻[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3(3):57-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