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世界知识》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9-10,共2页
World Affairs
同被引文献7
-
1韩延明,孙传宏.中国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问题探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1(4):1-9. 被引量:6
-
2郭文安,王道俊.试论有关青少年学生素质的几个问题[J].教育研究,1994,15(4):16-22. 被引量:76
-
3[8]徐辉.世界教育大系[M].高等教育、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2-53.
-
4[13]陈东琪.劳动过剩经济的就业与收入[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3.
-
5张楚廷.素质:教育的沉思[J].高等教育研究,2000,21(2):26-30. 被引量:49
-
6周远清.素质 素质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关于高等教育思想观念改革的再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0(3):4-6. 被引量:135
-
7潘懋元,高新发.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J].煤炭高等教育,2002,20(1):1-5. 被引量:108
-
1朱丽兰.依靠科技进步 促进西部开发[J].求是,2000(17):5-7. 被引量:3
-
2张扬,王槐.湖南省科技能力的综合评价[J].自然信息,1989(2):28-31.
-
3陈江茂.试析印度国内科技能力的现状及其成因[J].外国经济与管理,1992,14(6):43-45.
-
4林德宏.科技能力:人类的第一劳动能力[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5,11(11):46-49. 被引量:3
-
5李立.重视科技资源优化配置[J].企业技术进步,2003(5):30-30. 被引量:1
-
6陶长生.实施科技创新战略 提升水利科技能力[J].江苏水利,2011(12):6-8. 被引量:7
-
7路甬祥.面对新世纪的思考——序《21世纪中国面临的12大挑战》[J].全国新书目,2001,0(2):7-7.
-
8李超任,王润桃.协同创新助推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J].中国高校科技,2013(12):34-36. 被引量:11
-
9刘方旭.入世后科技全球化的冲击及我国的对策[J].国际贸易问题,2002(7):13-16. 被引量:8
-
10刘方旭.入世后科技全球化的冲击及我国的对策思考[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3):3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