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探索与争鸣》
CSSCI
2002年第5期45-47,共3页
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同被引文献42
-
1廖志刚,任中平.论政治妥协与社会和谐[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6,27(6):18-21. 被引量:3
-
2龙太江.政治妥协与西方政治文明[J].人文杂志,2004(6):42-48. 被引量:8
-
3王邦佐.政治妥协推动政治文明——评《论政治妥协》[J].探索与争鸣,2005(2):56-56. 被引量:4
-
4龙太江.政治妥协与西方民主政治[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0(4):24-28. 被引量:2
-
5万斌,罗维.论政治妥协[J].浙江学刊,2005(1):62-69. 被引量:38
-
6祝天智.论民国时期政治发展中的政治妥协[J].江苏社会科学,2005(3):161-167. 被引量:5
-
7李海涛.论政治妥协的功能[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5,21(6):51-54. 被引量:5
-
8吕耀怀.论道德妥协[J].学习与探索,2006(3):36-39. 被引量:3
-
9[美]约翰·罗尔斯 何怀宏 何包钢 廖申白译.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1..
-
10[美]科恩.论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二级引证文献18
-
1郑易平,龚海林.民主政治建设与社会冲突调节[J].江海学刊,2006(5):55-59. 被引量:1
-
2张成铁.和谐,从法治走向民主——公民民主气质的培育[J].法制与经济,2008,17(16):121-122.
-
3罗东.从行政伦理视角谈“文革”[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9,20(6):78-79.
-
4董明.命题·依据·特征--对政协文化的若干理论探讨[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0(1):100-106. 被引量:3
-
5丁忠甫,郑林.当代中国政治生态问题研究刍议[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31(9):29-33. 被引量:7
-
6康添雄.专利作为技术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民主在无效宣告中的引入[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1,17(5):41-60. 被引量:5
-
7周彦每.词媒体:新字词生成的非范畴化逻辑诠释[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1,21(6):92-95. 被引量:2
-
8彭建军,陈朝晖.行政和解中滥用伦理妥协的风险及其对策[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2):24-27.
-
9董伟玮,李靖.论行政行为伦理妥协——批评与建设性的视角[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2):150-155.
-
10王桢.我国反劫持对策的探索与建构——以国际劫持人质犯罪为视角[J].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8,27(6):18-26. 被引量:1
-
1李霞.论社会公德的层次性[J].学习与实践,2001(2):52-53.
-
2刘墨.美国行政立法公众参与制度的启示[J].新东方,2010(2):62-65. 被引量:4
-
3祁晓菲.“元治理”视角下我国政府如何做到“善治”[J].青年与社会(中),2014(2):7-8. 被引量:2
-
4魏曼华.论社会公德[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1996,19(6):44-47. 被引量:1
-
5李英夫.大力提倡和认真践履社会公德[J].学理论,2002(3):7-9.
-
6王晓成.论公共危机中的政府公共关系[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2(6):23-27. 被引量:55
-
7李涵.国际公约和我国刑法的关系——以劫持航空器罪为例[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0(2):56-57.
-
8丁国芳.民间借贷纠纷案中借款人自愿给付行为的性质界定[J].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2(9Z):172-172.
-
9吕嘉.中国政治学研究方法的困境与出路[J].探索,2001(5):46-49. 被引量:4
-
10刘琳琳.利益共享视域下的党群关系研究[J].兵团党校学报,2016(4):62-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