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社会学》
2002年第1期18-22,共5页
Sociology
同被引文献2
1 Marzuk P, Tiemey H, Tardiff K, et al. Increased risk of suicide in persons with AID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1988,259 : 1332 - 1333.
2 全宏艳.社会支持研究综述[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69-70. 被引量:67
二级引证文献16
1 陈磊,程伟彬,杨翌,梁颖茹,樊莉蕊,李燕,王鸣,徐慧芳.广州市艾滋病病例综合管理服务体系效果评价[J] .中国公共卫生,2012,28(11):1493-1495. 被引量:5
2 于春泓.母源性性传播性疾病对胎儿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药,2012,7(30):46-46.
3 肖民扬,罗红兵,付丽茹,李雪华,宋丽军,贾曼红.云南省HIV感染者/AIDS病人社会支持度调查分析[J] .中国艾滋病性病,2013,19(2):114-116. 被引量:11
4 莫美珍.流浪精神病患者患传染性疾病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J] .中国民康医学,2013,25(9):114-115. 被引量:5
5 杨晶晶,蔡乐,周洪梅,崔文龙,何建辉,宋莹,赵科颖.昆明市HIV感染者及AIDS患者社会支持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13,40(20):3726-3728. 被引量:3
6 罗鑫,冯丽,甘信容,潘冬梅,李倩.重庆市巴南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患者社会支持需求调查[J] .医学与社会,2014,27(1):30-32. 被引量:3
7 黄珊子.珠海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 .热带医学杂志,2014,14(7):930-933. 被引量:6
8 周正红,高艳霞.艾滋病患者和HIV病毒感染者社会支持和家庭关怀的研究分析[J] .卫生职业教育,2014,32(20):98-100. 被引量:3
9 周正红,高艳霞.AIDS患者和HIV感染者心理健康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4,18(11):1040-1043. 被引量:26
10 潘绥铭,侯荣庭.行动逻辑的双向冲突:艾滋病感染者应对取向的三方共构[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7(2):60-67. 被引量:3
1 柯忆荣.妇联我耕耘的热土[J] .中国妇运,2004(10):43-44.
2 萧扬.婚姻法与婚姻家庭50年[J] .中国妇运,2000(5):40-42. 被引量:2
3 魏敏.从汶川地震看新时期国内公共危机管理[J] .科教文汇,2008(27):194-194. 被引量:2
4 熊小奇.试析俄罗斯家庭结构的新特点[J] .东欧中亚研究,1995(2):68-70. 被引量:1
5 有声有色的社区文化[J] .中国妇运,2001(11):32-32.
6 黄彦萍.积极人口老龄化研究[J] .人口与计划生育,2008(7):41-42. 被引量:7
7 韩树礼.试论家庭文化与家庭教育[J] .中国妇运,1994(3):33-35. 被引量:1
8 全国妇联[J] .中国妇运,2012(8):47-47.
9 涂薇.当前形势下新社会阶层的统战工作研究[J] .现代交际,2015(8):23-23. 被引量:1
10 张志强.论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对策[J] .警察教育,2002(4):36-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