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发根农杆菌转化与西藏药用植物的开发研究
被引量:
2
Research on changing of farming bacillus and developing of plants BY medicine of Tibet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阐述了发根农杆菌的生物学特性 ,及其在国内外的研究概况。同时 ,结合西藏实际情况 ,分析了该生物技术在未来的生物制药和藏药研究方面的积极作用。
作者
兰小中
罗勇
叶东平
机构地区
西藏农牧学院林学系
西藏军区第
出处
《西藏科技》
2002年第10期33-35,共3页
Xiz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西藏药用植物
发根农杆菌
毛状根
鬼臼毒素
西藏八角莲
植物资源开发
分类号
Q943.1 [生物学—植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15
同被引文献
4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7
1
周立刚,王君健,杨崇仁.
植物毛状根的培养及其化学进展——1.植物毛状根的诱导形成与培养[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8,10(3):87-95.
被引量:22
2
周跃钢,王三根.
发根农杆菌Ri质粒rol基因研究的综述[J]
.遗传,1997,19(6):45-48.
被引量:17
3
黄遵锡,慕跃林,周玉敏,陈文久,许坤一,余尊祥,卞云萍,杨桂仙.
发根农杆菌对短叶红豆杉的转化及毛状根中紫杉醇的产生[J]
.云南植物研究,1997,19(3):292-296.
被引量:58
4
郑志仁,彭佶松,刘涤,胡之壁.
黄芪毛状根的大量培养[J]
.植物生理学通讯,1997,33(2):133-134.
被引量:27
5
芮和恺.
药用植物毛状根的研究和应用[J]
.自然杂志,1997,19(1):23-26.
被引量:17
6
孙敏,汤绍虎.土人参发根的诱导与培养[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1(03).
7
Takafumi Yoshikawa,Tsutomu Furuya. Saponin production by cultures of Panax ginseng transformed with Agrobacterium rhizogenes[J] 1987,Plant Cell Reports(6):449~453
二级参考文献
20
1
孙敏,汤绍虎,杨兰英.
转化毛状根获得萝芙木生物碱的研究[J]
.生物工程学报,1993,9(3):287-290.
被引量:20
2
蔡国琴,李国珍,叶和春,李国凤.
Ri质粒转化的青蒿发根培养及青蒿素的生物合成[J]
.生物工程学报,1995,11(4):315-320.
被引量:77
3
甘烦远,郑光植,彭丽萍.
红豆杉细胞培养的研究[J]
.云南植物研究,1996,18(2):134-138.
被引量:37
4
Mei X G,Med Chem Res,1996年,6卷,4期,256页
5
甘烦远,国外药学植物药分册,1994年,9卷,4期,156页
6
陈未名,药学学报,1991年,26卷,10期,74页
7
蒋成淦,酶免疫测定法,1984年,102页
8
张毅,生物工程学报,1989年,5卷,173页
9
周立刚,云南植物研究,1996年,18卷,336页
10
周立刚,云南植物研究,1996年,18卷,445页
共引文献
115
1
李雅丽,蔡禄,苏格尔.
农杆菌Ri质粒转化蒙古黄芪影响因素的研究[J]
.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2006,25(3):261-264.
被引量:1
2
马玉芳,许继宏.
提高植物细胞培养中次生代谢产物产量的方法[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5(S1):142-145.
被引量:7
3
贺晶,谭晓风,杨伟.
林木转基因工作研究进展[J]
.湖南林业科技,2001,28(4):19-25.
被引量:1
4
龙扬,赵洋,赵学梅,高天.
生物技术在中草药领域中的应用[J]
.中药与临床,2012,3(4):57-60.
被引量:3
5
孔静,金鑫,李晓波.
毛状根培养生产天然活性物质[J]
.中国医学生物技术应用,2003(3):21-27.
被引量:5
6
刘军,彭菲.
Ri质粒介导药用植物的研究进展[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24(3):61-64.
被引量:7
7
谢小龙,王溪森,赵利,王莉,李毅.
黄芪种质资源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121-123.
被引量:21
8
刘俊,刘选明,秦玉芝,赵小英,唐冬英,赵李剑.
Ri T-DNA对盾叶薯蓣的遗传转化及薯蓣皂甙元产生的影响(英文)[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5,17(1):59-64.
被引量:8
9
俞晓平,吕仲贤,陈建明,徐红星,郑许松,陈列忠,张珏峰,申屠旭平.
我国植物源农药的研究进展[J]
.浙江农业学报,2005,17(1):42-48.
被引量:38
10
万瑞晨,崔红.
商陆发状根生长动力学的研究[J]
.河南科学,2005,23(2):214-21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41
1
王嗣雷,王定海.
青海土族聚居区药用植物资源及可持续利用的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4,29(11):1105-1107.
被引量:2
2
周进,鲍隆友,刘玉军.
西藏八角莲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简介[J]
.西藏科技,2004(11):57-59.
被引量:7
3
郎楷永.
青藏高原兰科植物的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J]
.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1993(2):30-32.
被引量:1
4
鲍隆友,兰小中,刘玉军.
甘西鼠尾草生物学特性及人工栽培技术研究[J]
.中国林副特产,2005(3):3-4.
被引量:6
5
达杰.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浅谈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成就[J]
.西藏科技,2005(9):4-6.
被引量:2
6
赵建平,吴学明,刘玉萍.
青藏高原药用植物资源现代化开发利用途径的探索[J]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20(6):99-100.
被引量:3
7
师生波,李惠梅,王学英,岳向国,徐文华,陈桂琛.
青藏高原几种典型高山植物的光合特性比较[J]
.植物生态学报,2006,30(1):40-46.
被引量:80
8
尚远宏,刘超,彭镰心,孟庆艳,刘圆.
藏药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2(1):140-144.
被引量:30
9
吴学明.
五种高山藏医药用植物茎叶的结构特征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1996,16(1):56-60.
被引量:38
10
师生波,王学英,李惠梅,韩发.
青藏高原药用植物唐古特山莨菪和唐古特大黄光合作用对强光的响应[J]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2006,32(3):387-394.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2
1
宫怡文,丁晓刚,田淑琴,卫澜欣,杨明.
青藏高原药用植物资源及其保护与利用[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7,19(B11):569-573.
2
卓嘎,边巴次仁,旺杰,兰小中.
西藏色季拉山藏药材生长区域气候特征的初步分析[J]
.资源科学,2010,32(8):1452-1461.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7
1
袁雷,刘依兰,杜军.
浅析西藏色季拉山长鞭红景天生物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J]
.西藏科技,2012(10):67-69.
被引量:2
2
阮勇强,张志翔,刘忠华,何理,王若涵.
早春低温开花植物花芽趋同进化特征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2013,33(4):729-734.
被引量:3
3
汪书丽,罗建,兰小中.
拉萨河流域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13,24(6):1480-1483.
被引量:14
4
杨爽,杨春蕾.
环境因子对手掌参种群分布及生长的影响[J]
.贵州农业科学,2020,48(3):117-121.
被引量:2
5
汪书丽,权红,钟丽聪,兰小中.
西藏米林县药用植物资源[J]
.浙江林业科技,2019,39(6):69-75.
被引量:3
6
史飞,徐梦,张旭博,王振波,孙志刚,张崇玉.
藏东南色季拉山西坡不同植被土壤有机碳垂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20,26(5):942-953.
被引量:7
7
安前东,徐梦,张旭博,焦克,张崇玉.
西藏色季拉山垂直植被带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功能潜势[J]
.应用生态学报,2021,32(6):2147-2157.
被引量:14
1
郭继明,淮虎银.
藏药研究的新进展[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1997,3(1):30-30.
被引量:11
2
廖矛川,王有为,屠治本,肖培根.
西藏八角莲的化学成分研究[J]
.武汉植物学研究,2002,20(1):71-74.
被引量:26
3
周进,鲍隆友,刘玉军.
西藏八角莲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简介[J]
.西藏科技,2004(11):57-59.
被引量:7
4
王慷林.
民族植物学与植物资源开发[J]
.中国医学生物技术应用,2003(3):45-52.
被引量:3
5
陈伟莉,范伟全,张新民,刘楠,韦安慧,孔宁,牟旭鹏,颜炜群.
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大豆毛状根中的表达[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10):945-947.
被引量:1
6
熊辉岩,王振辉,杨淳斌,张晓峰.
大黄属植物资源及其地上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简述[J]
.青海科技,2003,10(5):29-31.
被引量:4
7
王丽英.
交流学术成果 促进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第九届全国药用植物和植物药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J]
.中国现代中药,2010,12(10):6-7.
8
张滨农.
辨证施治更年期综合征96例临床观察[J]
.中医杂志,2009,50(S1):164-164.
被引量:1
9
刘连旺,张永清,李先恩.
药用植物毛状根研究进展[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9(3):288-291.
被引量:9
10
周生军,路东旭.
悬钩子属植物的引种栽培和开发利用[J]
.西藏科技,2004(2):37-39.
被引量:1
西藏科技
2002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