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14-116,共3页
Confucius Studies
同被引文献8
-
1张诒三.“道之”、“齐之”与“矜而不争”新解[J].中国文化研究,2005(3):140-143. 被引量:1
-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
-
3阮刻《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第2581页.
-
4张诒三.《“道之”、“齐之”与“矜而不争”新解》,载《中国文化研究》2005年秋之卷,第142-143页.
-
5许慎.《说文解字》[M].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41页.
-
6孙希旦.《礼记集解》[M].中华书局,1989版.第1387页.
-
7《说文解字注》,(清)段玉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398页.
-
8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第73页下.
-
1杨岚.“道可道”考辨[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1997,18(4):47-50.
-
2张冬冬.试论哲学的思辨与批判精神[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2):28-29. 被引量:1
-
3宋开之,赵鹏.传统儒家义利观考辨[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4):31-34. 被引量:2
-
4谢金良.本世纪《易经》来源问题研究的若干考辨[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8(3):74-75.
-
5郝明工.陆氏心学之学统考辨[J].新东方,1997,0(2):32-38.
-
6刘培育.沈有鼎研究先秦名辩学的原则和方法[J].哲学研究,1997(10):49-56. 被引量:7
-
7赵荔红.玛利亚画像[J].小说界,2013(6):200-208.
-
8聂士全.汉人第一僧略考[J].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8(2):102-104.
-
9严祥海.关于多罗那它《印度佛教史》中“蔑戾车”一词考辨[J].中国民族博览,2016,0(7):98-100. 被引量:1
-
10肖雁.《易传》“德”论研究[J].周易研究,2002(2):1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