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谈P2P技术
被引量:
8
Introduction of P2P Technology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P2P是目前比较热门网络通信方式,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P2P技术自产生以来一直受到各种争议。本文简要介绍了P2P技术的基本功能,讨论了P2P技术的优点和不足。
作者
侯太平
顾大权
汪晋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计算中心
出处
《微计算机应用》
2002年第6期362-365,共4页
Microcomputer Applications
关键词
P2P技术
文件交换
搜索引擎
网络通信
计算机网络
对等网络
分类号
TP39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4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1
1
Wu Shao-peng,Nan Ce-wen. Microstructure of steel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ement-based composites[J] 2002,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Mater. Sci. Ed.(1):47~49
同被引文献
24
1
龚超,盛晓艳,华江峰.
网格技术与信息资源存储和共享[J]
.电脑知识与技术(过刊),2007(2):342-343.
被引量:6
2
庄育飞.
Z39.50标准与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J]
.情报杂志,2004,23(9):113-115.
被引量:8
3
胡忠红,王以群.
基于P2P技术的信息网络[J]
.中国信息导报,2003(4):58-59.
被引量:4
4
李珊.
P2P技术:互联网发展的新惊喜[J]
.电子商务,2005,6(2):72-74.
被引量:1
5
张兴华,覃云.
P2P技术与未来信息共享系统[J]
.现代情报,2005,25(3):157-158.
被引量:3
6
方炜,吴明晖,应晶,张引.
基于P2P的流媒体应用及其关键算法研究[J]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5,22(5):35-37.
被引量:34
7
何丰如.
P2P技术及其在信息检索中的应用[J]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4(2):20-26.
被引量:10
8
李秀莲.
P2P软件使用用户版权侵权问题的解决对策[J]
.现代情报,2005,25(8):8-10.
被引量:6
9
王砾瑟,袁波.
P2P,改变互联网基础的潜能思想[J]
.当代通信,2005(17):23-24.
被引量:1
10
龚海刚,刘明,毛莺池,陆桑璐,谢立.
P2P流媒体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J]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5,42(12):2033-2040.
被引量:81
引证文献
8
1
隋佳,高梅.
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共享模式研究[J]
.农业网络信息,2009(2):51-53.
2
方挺.
基于P2P技术的局域网即时通讯软件教学设计应用[J]
.中国校外教育,2008(6).
3
侍霞.
构建P2P技术创新应用模式研究[J]
.情报杂志,2006,25(6):27-29.
被引量:2
4
张永军.
P2P技术应用创新建构探究[J]
.现代情报,2006,26(8):75-77.
5
胡健生,刘飞争,魏泽邦,李建楠.
P2P技术及其应用综述[J]
.科技信息,2009(31):69-70.
被引量:2
6
宫丽华,李登道,李克峰,.
P2P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0(12X):10556-10558.
被引量:1
7
杨帆,杨宁,李立凯.
基于P2P技术的无线通通讯技术优化研究[J]
.信息通信,2017,30(8):160-161.
被引量:1
8
王有刚,龚映梅.
突破第二代数字移动通讯系统的技术革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发展GPRS技术的原因分析[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3,28(6):125-128.
二级引证文献
6
1
周世奇,刘昱彤.
数据网格及P2P在网络中的应用[J]
.科技风,2009(12).
2
冯雪芬,郑秋霞.
P2P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
.太原科技,2007(6):56-57.
被引量:1
3
方小海.
P2P技术研究与应用[J]
.软件导刊,2010,9(9):118-120.
被引量:2
4
刘班.
JXTA网络中的P2P通信[J]
.工业设计,2015(10):160-161.
被引量:3
5
祁明思,丁玲,李旦,杨峰.
基于P2P体系架构的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系统的构建[J]
.中国医学装备,2021,18(4):127-130.
被引量:6
6
朱捷.
基于知识图谱的P2P技术发展策略分析[J]
.图书情报工作,2016,60(S1):132-135.
1
dream.
寻找网络空间给文件找个容身之地[J]
.在线技术,2005(2):51-57.
2
张荣华.
Word与FoxPro数据库文件的交换[J]
.微电脑世界,1997(7):79-79.
3
同方移动硬盘便于文件交换[J]
.网管员世界,2001(9):76-76.
4
ccl.
e路上有你——P2P的涵义[J]
.电脑知识与技术(经验技巧),2003(27):38-40.
5
Mark Joseph Edwards 肖欣(译者).
Internet上文件的交换安全——根据您的需求选择适当的方法[J]
.Windows IT Pro Magazine(国际中文版),2006(5):44-47.
6
李占平.
P2P技术探讨[J]
.电子世界,2012(10):19-20.
7
罗长安.
P2P流媒体技术及应用前景[J]
.中国电子商情(通信市场),2006(9):12-15.
被引量:6
8
何春,张再萍,张鹰.
P2P网络技术的研究及应用[J]
.电脑学习,2006(5):17-18.
被引量:6
9
滕陵.
超级终端的使用[J]
.新潮电子,1998(9):63-63.
10
方力.
P2P技术及其网络应用探讨[J]
.科技咨询导报,2007(4):8-8.
被引量:1
微计算机应用
2002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