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协同创新提升学科实力 强化特色培养创新人才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协同创新是特色研究型大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综合实力的有效手段。秉承河海大学"水利特色、世界一流"的办学理念,结合历年来材料类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中的做法,构建了"产、学、研、训、管"五位一体的协同培养模式,显著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创新能力,对新时期新材料产业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作者
江静华
蒋林华
马爱斌
吴玉萍
机构地区
河海大学力学与材料学院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32期118-120,共3页
Education And Teaching Forum
基金
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项目(2014)
关键词
创新人才
材料学科
协同培养
特色研究型大学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44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2
1
吴绍芬.
协同创新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J]
.高校教育管理,2012,6(6):16-19.
被引量:43
2
谢鹏飞,杨澈,蒋敏,张廷安,王磊.
校所合作培养科技英才机制探索[J]
.中国冶金教育,2014,19(3):23-24.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17
1
李永华.
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模式探讨[J]
.教书育人(大学频道),2005,0(9):39-40.
被引量:3
2
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网,2011-04-25.
3
教育部,财政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EB/OL].[2012-04-13].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
4
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EB/OL].[2012-05-13].http://www.moe.edu.cn/pubhe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
5
百度百科.2011协同创新中心[EB/OL].[2012-08-23].http://baike.baidu.corn.
6
张文军.构建协同创新的大科研体系提升高校科研质量[z].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专家建议,2012(1):3-5.
7
赵永新,李国杰.科技体制改革关键是制度设计[N].人民日报,2011-03-02(A4).
8
路甬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中国可持续发展[EB/OL].[2012-08-15].http://www.news.zju.edu.cn/news.
9
袁贵仁.在科技部教育部合作协议签字仪式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12-7-28(A1).
10
孙贻红,王凤苓,商和明,张士伟.
加强教学督导员队伍建设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J]
.教育科学论坛(下半月刊),2007(3):21-23.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44
1
纪勇,周方.
对我国高校科技评价工作的再思考[J]
.科研管理,2013,34(S1):47-50.
被引量:6
2
李昆太.
如何提升地方农业院校在区域农业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协同创新作用[J]
.科技广场,2012(12):47-49.
被引量:2
3
武跃丽,张克勇,王文寅.
职业满意度对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以创新队伍建设为中介变量[J]
.中国流通经济,2013,27(7):107-111.
被引量:1
4
武跃丽,韩焱.
教师职业满意度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J]
.继续教育研究,2013(7):64-67.
被引量:2
5
殷朝晖,龚娅玲.
区域高校科技物理资源共享的协同创新机制——以湖北省高校为例[J]
.高校教育管理,2013,7(5):20-24.
被引量:1
6
刘宏升,朱泓,刘晓华,王正.
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工程教育改革探索与实践[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9):25-27.
被引量:16
7
王林江,龙飞,谢襄漓.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协同创新的实践与探索[J]
.中国高校科技,2013(10):34-35.
被引量:2
8
杨东占.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的几点认识[J]
.中国高校科技,2014(3):13-16.
被引量:3
9
钟秀玉,刘越畅,柯木超,肖振球.
软件工程专业协同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4):175-179.
被引量:17
10
马顺彬,吉利梅.
高职院校科技协同创新的路径研究[J]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4(3):30-31.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2
1
李武,张国云,丁跃浇,陈松.
电子信息技术及应用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的建设[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9):14-17.
被引量:3
2
赵君,史冬琳,杨汉瑞,冯玉昌.
“四横五纵”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2016(33):170-171.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朱永祥.
协同创新模式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机制的研究[J]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40):43-44.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程莹.
协同创新模式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机制研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0(2):123-124.
被引量:4
2
王海洲.
基于创新发展理念下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的协同模式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7,1(35):106-107.
被引量:2
3
李山,刘述喜,章治国,古亮.
协同创新视野下电气全日制专硕实践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2018(7):44-45.
4
张玉刚,于兆勤,张智.
协同育人体系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广东工业大学为例[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18(2):44-49.
被引量:11
5
董超云.
谈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协同培养机制构建[J]
.才智,2017,0(21):9-9.
被引量:3
6
张园园,史永姣,滕远杰.
论高校专业教师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及能力提升[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1(10):23-24.
被引量:2
7
张园园,史永姣.
专业教师与辅导员协同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机制研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1(11):14-17.
被引量:9
8
王莹莹,张利华,魏波,喻飞.
地方高校创新“双螺旋”式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5):37-41.
被引量:9
9
王智博,王秀娟.
互联网视角下大学生创业服务机制研究[J]
.智库时代,2020,0(8):51-52.
10
陈芳.
基于高校协同创新模式下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36(24):6-8.
被引量:6
1
张毅华,陈永欣.
浅议我国特色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改革[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5):44-45.
2
王炎灿.
试论建设特色研究型大学的几个基本问题——以河海大学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2015(45):7-10.
3
郜晖.
高水平特色研究型大学形成机制分析[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6):59-63.
被引量:1
4
祝福冬.
通过教学创新提升会计教学的效率之我见[J]
.现代经济信息,2015(4Z).
5
沈前程.
教师要有自己的“创造实验室”[J]
.四川教育,2001(2):24-25.
被引量:1
6
转变创新提升——教育工作者评我国基础教育改革30年[J]
.教育情报参考,2008(12):43-43.
7
凌有江.
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 推进高校德育创新[J]
.思想教育研究,2003(1):7-9.
被引量:2
8
谢凌凌,甘桂阳.
以理念创新提升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9,29(3):72-73.
被引量:2
9
王东旭.
试析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特色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J]
.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2010(5):13-13.
10
李晶.
张继红:发挥北京科技优势 推动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J]
.新材料产业,2008(11):22-23.
被引量:1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 第3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