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至乐无乐:庄子“天籁”“三变”说辨析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庄子以三籁为喻的目的不在解释何谓天籁,而是由天籁的疑问转移到如何聆乐的问题,他力图超越耳目闻见的认知功能,使耳目在收视反听的自指中摆脱肉体性的存在,成为指认道的意象式表达,因而在道的层次上以"虚"言"乐"的起源,以"愚"言聆乐的状态,以"无乐"言聆乐的快乐。庄子无疑开启了音乐的最高境界与聆乐的工夫,这种论乐体道的方法与境界对后世的艺术创作及艺术欣赏产生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嵇康的"声无哀乐"之论和以古琴为首的中国音乐所追求的自然平淡之境,可以说都始源于此。
出处 《江汉学术》 2016年第5期103-108,共6页 JIANGHAN ACADEMIC
基金 中央基本科研业务中南大学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502041003)
关键词 庄子 天籁 三变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 1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
  • 2郑玄,注. 孔颖达,正义﹒礼记正义[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 3伍至学. 吾丧我与天籁[J]. 鹅湖月刊. 2009(409).
  • 4王弼. 老子道德经注校释[M]. 北京:中华书局,2008.
  • 5[19]王夫之.庄子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1.
  • 6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国语[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 7伍龙.“听”的哲学意蕴——以与“聽”“声”“人”的关系为中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5(5):51-55. 被引量:6
  • 8吕惠卿. 庄子义集校[M]. 北京:中华书局,2009.
  • 9嵇康.戴明扬.声无哀乐论[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二级参考文献15

  • 1杨国荣.中国哲学中的名言问题[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4):26-31. 被引量:3
  • 2《管子·心术上》.
  • 3.《孟子·告子上》[M].,..
  • 4.《苟子·解蔽》[M].,..
  • 5.《论语·八佾》[M].,..
  • 6.《礼记·大学》[M].,..
  • 7.《管子·水地》[M].,..
  • 8.《周礼·秋官司寇》[M].,..
  • 9.《孟子·万章下》[M].,..
  • 10.《文子·道德》[M].,..

共引文献19

同被引文献79

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