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葛兰西“知识分子问题”范畴解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是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发展起了重大作用的学派,其中葛兰西的有机知识分子理论至今仍对世界起着很大影响,现如今知识分子在社会中也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十分有必要了解清楚有机知识分子理论的形成渊源与内在逻辑。
作者
石艳艳
王云霞
机构地区
吉林农业大学
出处
《神州》
2016年第8期161-161,共1页
关键词
葛兰西
有机知识分子
市民社会
分类号
B546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2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胡杰华,潘西华.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J]
.理论视野,2008(5):38-40.
被引量:36
2
王斌.
葛兰西有机知识分子理论探究[J]
.理论观察,2015(8):76-77.
被引量:1
3
刘莘.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及其诠释[J]
.探索,2007(2):143-147.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22
1
葛兰西.葛兰西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61,137.
2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
葛兰西.狱中札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445.
4
葛兰西.狱中札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5
赛义德 王宇根译.东方学[M].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135,65页.
6
佩里·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7
葛兰西.实践哲学[M].重庆出版社,1993:142.
8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2.
9
普朗查斯.政治权力与社会阶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359,381,395.
10
费尔南多·克劳丁.欧洲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M].人民出版社,1983.
共引文献
40
1
张祎.
试析中共建党初期的国际秩序观[J]
.延边党校学报,2012,27(6):35-37.
2
李蓉研.
在高校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2(36):28-29.
3
闵惠泉.
新说服时代的兴起---2008全球选举年刍议[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9,31(1):125-127.
被引量:1
4
田福宁.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研究综述[J]
.理论导刊,2009(5):91-93.
被引量:5
5
覃萍,梁培林.
强化理论武装:新时期巩固文化领导权的路径探寻[J]
.广西社会科学,2009(12):1-4.
6
张少元,蒋晓丽.
胡锦涛对新闻党性的创新思想[J]
.青海社会科学,2009(6):195-198.
被引量:2
7
吴爱军,赵自力.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军队基层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0,26(1):95-98.
被引量:3
8
汪勇.
罗尔斯“重叠共识”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24-28.
9
赛北.
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的再思考[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84-87.
10
汪勇.
阶层分化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及应对[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39(4):10-13.
被引量:2
1
杨菲菲.
浅谈葛兰西的知识分子理论[J]
.科教导刊,2013(14):212-213.
被引量:1
2
李梦云.
知识分子的精神内涵与历史演变——基于西方几种主要知识分子理论的分析[J]
.东岳论丛,2013,34(3):69-72.
被引量:2
3
王斌.
葛兰西有机知识分子理论探究[J]
.理论观察,2015(8):76-77.
被引量:1
4
韦彪,邱正祥.
反思,抑或自我救赎——论葛兰西知识分子理论的当代启示[J]
.学园,2012(4):4-6.
5
唐月.
浅析《菜根谭》及其德育思想形成的渊源[J]
.传承,2013(6):140-141.
被引量:1
6
韦长发,疏子平.
胡适人权思想的形成渊源[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5):53-56.
7
谭凯,陈先初.
熊十力、徐复观知识分子道德批判之平议[J]
.伦理学研究,2012(3):45-49.
8
还学文.
新儒学百年[J]
.中国青年研究,1995(1):8-11.
9
张慕良.
刘宗周“慎独”思想对周敦颐思想的继承与发越[J]
.学术探索,2015(4):12-17.
10
李琴.
当代西方消费主义文化的唯物史观思考——消费问题研究的新视角[J]
.学术界,2006(2):89-96.
被引量:5
神州
2016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