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初中数学“负负得正”的教学探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负负得正”在数学上是一种规定,它具有超验性.基于有效现实情境和数学情景的整合使用,可以实现初中生对该法则的较高水平的认知.对教师来说,有必要知悉“负负得正”在数学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主要故事情节”,以便在教学中适时、适切地展示问题提出与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作者
刘超
谢红英
机构地区
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
石河子市第五中学
出处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2016年第6期53-56,共4页
关键词
负负得正
情景模型
数学模型
整数环公理系统
数学认知
分类号
G63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2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
1
巩子坤.
“负负得正”教学的有效模型——兼论教科书的编写[J]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10(1):6-11.
被引量:9
2
巩子坤.
课程目标:理解的视角——以有理数乘法运算为例[J]
.教育研究,2011,32(7):88-94.
被引量:7
3
佟巍,汪晓勤.
负数的历史与“负负得正”的引入[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教师版),2005(1):126-128.
被引量:16
4
田载今.
“负负得正”的乘法法则可以证明吗?[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教师版),2005(3):3-4.
被引量:9
5
贾随军,刘明君,叶蓓蓓,曹春艳.
20世纪以来中学数学教材中“负负得正”法则解释方式的研究[J]
.数学教育学报,2015,24(4):76-81.
被引量:9
6
彭启科.
“负负得正”理解模型的有效性分析[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28(10):78-82.
被引量:4
7
谢红英,刘超.
中外初中数学教材中“负负得正”内容的比较研究[J]
.中学数学(初中版),2013(4):68-70.
被引量:2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
9
龚烈炯.
“负负得正”教学再思考[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下半月初中),2008(8):11-13.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82
1
白月桥.
课程标准实验稿课程目标订定的探讨[J]
.课程.教材.教法,2004,24(9):3-10.
被引量:34
2
朱文芳,林崇德.
初中生函数概念发展的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17(4):40-46.
被引量:14
3
祝玉兰,曾小平.
中小学数学创设情境与提出问题的策略[J]
.数学教育学报,2004,13(4):93-94.
被引量:23
4
吕林海,程可拉.
探索中的理解性学习与教学——对美国哈佛大学零点计划LTFU项目研究的思考[J]
.教育探索,2004(12):40-43.
被引量:12
5
佟巍,汪晓勤.
负数的历史与“负负得正”的引入[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教师版),2005(1):126-128.
被引量:16
6
田载今.
“负负得正”的乘法法则可以证明吗?[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教师版),2005(3):3-4.
被引量:9
7
吕传汉,汪秉彝.
论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教学[J]
.数学教育学报,2006,15(2):74-79.
被引量:146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9
章士藻 顾栋.浅谈“负负得正”[J].中小学数学,1983,6.
10
B·H·摩洛德希.18世纪和19世纪上半期效的学说[J].数学通报,1956,8.
共引文献
32
1
周增钦,易倩善,何小亚.
负数历史简述[J]
.中学生数学(初中版),2007(2).
2
巩子坤.
调查与理论分析:“负负得正”何以不易理解[J]
.数学教学,2009(8):7-11.
被引量:15
3
曾小平,石冶郝.
负数的本质与有理数乘法法则——从数学的角度解析“负负得正”[J]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12(1):9-11.
被引量:4
4
胡璇卿.
中学数学教育中数学史的教学[J]
.科教文汇,2012(24):109-110.
被引量:1
5
俞艳,范兴亚.
开展有“研究”含量的教研活动——以“有理数”一章的教研活动为例[J]
.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13(5):1-3.
6
谢红英,刘超.
中外初中数学教材中“负负得正”内容的比较研究[J]
.中学数学(初中版),2013(4):68-70.
被引量:2
7
彭启科.
“负负得正”理解模型的有效性分析[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28(10):78-82.
被引量:4
8
谢永鹏.
教材:让数学学习舒畅起来——以有理数为例[J]
.学园,2013(25):139-140.
9
曾宪学.
精心设计预约精彩--有理数乘法法则教学的课例研究[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8(16):147-150.
10
贾随军,刘明君,叶蓓蓓,曹春艳.
20世纪以来中学数学教材中“负负得正”法则解释方式的研究[J]
.数学教育学报,2015,24(4):76-81.
被引量:9
1
熊仁山.
警惕“负负得正”[J]
.江西教育(管理版)(A),1996(1):18-18.
2
王苑,朱学伸.
初中生物课堂激发型教学行为案例研究[J]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30(5):87-89.
3
龚烈炯.
“负负得正”教学再思考[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下半月初中),2008(8):11-13.
被引量:5
4
周超.
三谈“负负得正”[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下半月初中),2008(11):56-58.
被引量:2
5
邱云.
品读两岸教材中的“负负得正”问题[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2013(6):34-35.
6
秦学聪,张万娟.
初中英语教材整合使用的几点做法[J]
.山东教育,2011(3):53-53.
7
龙德芳.
负负得正[J]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13(11):1-1.
8
赵兴斌.
潜移默化 润物无声——谈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德育工作中的作用[J]
.甘肃教育,2013(13):30-30.
9
赵锐斌.
论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数学情景教学法的应用[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5):135-135.
被引量:11
10
全立钢.
小学数学情景教学初探[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31):35-35.
被引量:4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201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