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批评现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新媒体环境下,话语渠道的垄断被打破,更加多样化,媒介批评数量明显增多。本文从新媒体环境下媒介批评的表达形式出发,研究发现新媒体环境下媒介批评具有实时化、批评主体全民化等特征,同时,研究也发现新媒体环境下媒介批评真实性缺失、公正性不足等问题,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以求能够促进新媒体环境下媒介批评更加到位。
作者
赵梦媛
机构地区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处
《今传媒》
2016年第12期35-37,共3页
Today's Mass Media
关键词
新媒体
媒介批评
媒介批评特征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王玉.
新媒介批评的现状与思考[J]
.新闻世界,2015(7):248-249.
被引量:1
2
靖鸣,王瑞.
微博暴力的成因及其应对之策[J]
.新闻与写作,2012(2):31-34.
被引量:9
3
颜世晔.
论网络媒体立场的公正性[J]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11(11):96-97.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朱光烈.
批评,从我开始[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1995,20(4):99-101.
被引量:5
2
[美]保罗-利文森著,熊澄宇等译.《软边缘:信息革命的历史与未来》,第131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
[法]古斯塔夫-勒庞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第34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4
http://www.fmprc.gov.cn/chn/gxh/tyb/fyrbt/jzhsl/t808563.htm .
5
http://news.ycwb.com/2011-03/22/content_3388411.htm .
6
http://news.sina.com.cn/c/2011-03-22/171022161317.shtml .
7
http://news.sohu.com/20110322/n279944835.shtml .
8
http://news.163.com/10/0423/03/64U5C3S40001124J.html .
9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cyxw/20110507/03339806101.shtml .
10
芮必峰,陈夏蕊.
新传播技术呼唤新“媒介素养”[J]
.新闻界,2013(14):62-66.
被引量:33
共引文献
8
1
张力丹.
名人如何应对“微博暴力”——从舒淇删微博事件说起[J]
.新闻世界,2012(9):126-127.
被引量:1
2
陈远,袁艳红.
微博信息传播效果实证研究[J]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2,2(3):28-34.
被引量:29
3
范慧敏,秦鹏鹏.
“微博约架”带给我们的思考[J]
.新闻知识,2013(1):97-98.
被引量:1
4
孔晓梦.
论微博暴力的成因——以“丁锦昊到此一游”事件为例[J]
.新闻世界,2013(7):148-149.
5
张鹏威,刘红丽,汪林威,张澄东.
用户特征对微博信息传播影响的实证研究[J]
.现代计算机,2015,21(16):33-38.
被引量:3
6
王润.
媒介偏倚视角下微博对社会的影响[J]
.新媒体与社会,2013(3):185-196.
被引量:1
7
李宁琪.
微博语言暴力现象的成因及其对策分析[J]
.读天下,2016,0(14):192-192.
8
李昊楠.
微博时代的媒体舆论互动:从暴力到自我修正——以“丁锦昊到此一游”为例[J]
.科技传播,2015,7(10):116-117.
1
夏远望.
论“微时代”媒介批评特征[J]
.决策探索,2013(10):68-69.
被引量:1
2
范宏.
论网络时代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J]
.科技创新导报,2014,11(18):191-191.
被引量:2
3
周丽.
高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
.东方企业文化,2012(B06):252-252.
被引量:2
4
邓涛.
网络新闻写作之规律[J]
.网络传播,2005(10):49-49.
5
吴玉杰.
大众传媒时代批评主体的众声喧哗[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5(1):32-37.
6
李尊翼,李姝.
政府作为媒介批评主体的可行性[J]
.青年记者,2013,0(12Z):32-33.
7
杜萍.
社会公众作为媒介批评主体的理性及其运用[J]
.中国出版,2016(5):48-51.
被引量:1
8
余秀才.
关于抗战剧批评的批评[J]
.中国电视,2015(12):39-42.
被引量:1
9
陈润琪.
网络时代下“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发展困境[J]
.商情,2014(29):264-264.
10
王浩钟.
工作报道也要快起来[J]
.军事记者,2008(6):29-31.
今传媒
2016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