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道家语言传播意象之美的哲学玄思与现实观照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道家语言传播带有强烈求美旨趣,而其求美旨趣同中国传统美学中所追求的美在意象上是一样的,即追求的也是"物我两忘""天人合一""人在语言中穿行"的意象之美,而通达这种意象之美的途径就是"忘",包括"忘言""忘象""忘意""忘我",最后达到一种"和光同尘"的超越实体性存在,同时又超越自我的状态。在实际生活中,这种意象之美可启发人们在运用语言交流与传播过程中,应该尽量不把我与他人、与他物对立起来,而应保留一颗宽容的心。
作者 谢清果 杨芳
出处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13-17,共5页 Journal Of Jilin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海峡两岸数字公共领域与文化认同研究"(编号:15BXW060) 福建省高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华夏文明与闽台传媒特区研究"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17

  • 1黄寿祺 张善文.《周易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 2关绍箕.《中国传播思想史》,台湾:正中书局,民国89年版.
  • 3庄万寿.《庄子语言符号与“副墨之子”章之解析》,载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5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第95-103页.
  • 4李敬一.《中国传播史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187页.
  • 5《老子》第六十章.
  • 6王弼.《老子注》,《诸子集成》第3册,中华书局,1954,第37页.
  • 7[日]林进.《传播论》,东京:有斐阁,1994,第18页.
  • 8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5册,中华书局,1954,第221页.
  • 9高诱注.《吕氏春秋》,《诸子集成》第6册,中华书局,1954,第222页.
  • 10王弼.《弼集校释》,楼宇烈校释,中华书局,1980,第609页.

共引文献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