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常态背景下安徽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承接产业转移是欠发达地区顺应产业发展趋势、把握经济发展机遇、实现地区综合实力"弯道超车"的有效路径。文章对于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进行分析,并探究其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研究显示:区域、政策、产业配套存在优势,加之国家"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建设进程加快是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与机遇,开放程度低、高端人才不足、行政壁垒存在是其劣势与威胁;因此,文章提出要落实"一带一圈"规划、加速"简政放权"改革、采取"优中选优"策略、贯彻"人才30条"政策四大完善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建议。
作者
聂多勇
机构地区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商场现代化》
2017年第3期124-125,共2页
关键词
新常态
安徽
产业转移
SWOT分析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7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3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张为杰,张景.
地区产业转型对经济增长质量的贡献度研究——来自京津冀地区的经验[J]
.经济体制改革,2012(2):44-48.
被引量:20
2
李丽,黄超,刘琦杰.
产业转移与区域物流能力的相互作用机理分析[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6):41-47.
被引量:23
3
肖雁飞,万子捷,刘红光.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中“碳排放转移”及“碳泄漏”实证研究——基于2002年、2007年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J]
.财经研究,2014,40(2):75-84.
被引量:80
4
卢伟.
我国城市群形成过程中的区域负外部性及内部化对策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14(8):90-99.
被引量:16
5
曹传新,胡晓磊.
世界城市地区二级节点城市产业调控研究——以廊坊市为例[J]
.经济地理,2012,32(9):86-90.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87
1
凌文昌,邓伟根.
产业转型与中国经济增长[J]
.中国工业经济,2004(12):20-24.
被引量:63
2
龙如银.
资源外部性与矿业城市补偿机制探讨[J]
.中国软科学,2005(3):150-154.
被引量:23
3
王淑兰,张远航,钟流举,李金龙,于群.
珠江三角洲城市间空气污染的相互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2005,25(2):133-137.
被引量:149
4
王灿,陈吉宁,邹骥.
基于CGE模型的CO_2减排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5(12):1621-1624.
被引量:191
5
刘桂环,张惠远,万军,王金南.
京津冀北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初探[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4):120-124.
被引量:50
6
薛瑞鑫,黄启发.
区域竞争力的培养及对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启示——以深圳、苏州为例[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6(12):21-23.
被引量:2
7
党兴华,郭子彦,赵璟.
基于区域外部性的城市群协调发展[J]
.经济地理,2007,27(3):463-466.
被引量:27
8
邓国军,王树功,周永章.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产业转移与污染转移的协调途径——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模式探索[J]
.珠江经济,2007(6):29-34.
被引量:7
9
陈蕊,熊必琳.
基于改进产业梯度系数的中国区域产业转移战略构想[J]
.中国科技论坛,2007(8):8-12.
被引量:20
10
黄丽.国外大都市区治理模式[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共引文献
137
1
肖振肯.
现代物流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J]
.质量与市场,2020(22):42-44.
被引量:1
2
芦风英,庞智强.
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间碳排放转移的实证分析[J]
.统计与决策,2021(3):94-97.
被引量:4
3
侯泽华,梁双陆.
“一带一路”、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发展[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1,43(7):43-57.
被引量:14
4
周迪,徐榕鑫.
广东省产业间碳排放流动网络特征及效应研究[J]
.开放经济研究,2019(1):159-185.
5
邓荣荣,李亚芳.
中国中部区域承接国内产业转移进程中的碳排放转移测度[J]
.产业经济评论(山东),2019(3):114-133.
被引量:6
6
王艳玲,于兆宇.
区域物流能力对经济增长影响分析——以江西省为例[J]
.物流技术,2012,31(11):277-280.
被引量:4
7
沈飞,俞武扬.
产业集群与区域城市化进程关联的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J]
.经济与管理,2013,27(1):81-86.
被引量:5
8
李丽.
京津冀低碳物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模糊物元法的研究[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3,33(2):72-81.
被引量:47
9
张建奇.
区域物流发展与产业转移的作用机制研究[J]
.商业时代,2013(14):30-31.
被引量:4
10
李荣富,王萍,傅懿兵.
安徽各市经济增长质量动态多指标综合评价——基于面板数据投影寻踪模型[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5):42-46.
被引量:2
1
吴秋颖,李金宝.
我国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机遇、困境及发展措施[J]
.消费电子,2013(22):125-125.
2
杨奇勇.
加快牧业发展步伐 稳步促进农民增收——关于华蓥市畜牧业促进农民增收的调查与思考[J]
.四川畜牧兽医,2002,29(B05):101-102.
3
孙小雄.
坚持新型城镇化引领 建设幸福美丽新农村[J]
.宁波通讯,2013(13):38-39.
被引量:2
4
廉学斌.
以入世为契机 加快黑龙江农业发展[J]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1,17(2):131-132.
被引量:1
5
宋作智.
专业化工程项目管理,突破传统桎梏[J]
.中国建设信息,2007(12X):46-47.
6
何丽华,余晓江,陈安娜.
供给侧改革下农药产品发展趋势分析[J]
.农药科学与管理,2016,37(10):12-15.
7
谭新鹏.
谁为农民工培训买单[J]
.农民致富之友,2003(1):5-5.
被引量:1
8
刘荣利.
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对策[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18):9-10.
9
唐安杰.
郴州市新材料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
.中国城市经济,2011(30):35-36.
10
杨甜甜.
装备制造业引擎经济新发展——白云区装备制造业发展纪实[J]
.贵阳文史,2016,0(4):26-27.
商场现代化
201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