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本科院校转型形势下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探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院校转变,是观念的转变,更是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文章以呼伦贝尔学院为例,对本科院校转型形势下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进行了探析,认为高校可对专业教法课、专业教育课程、专业任选(素质拓展)课程进行调整,并重新优化和整合课程,加大理论和实践前沿讲座。
作者
李艳华
机构地区
呼伦贝尔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出处
《西部素质教育》
2017年第7期6-6,共1页
Western China Quality Education
关键词
本科院校
专业人才
物理学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冯军.
论高等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定位与培养[J]
.中国成人教育,2005(8):50-51.
被引量:6
2
张炳生,陈志刚.
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
.中国高等教育,2008(17):52-53.
被引量:18
3
喻俊馨.
关于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4,31(2):63-65.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9
1
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几个重要问题的基本认识[J]
.教育研究,1995,16(6):7-15.
被引量:130
2
余寿文,王孙禺.
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师的培养[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5(3):1-7.
被引量:60
3
齐长永,葛洪军,赵鸿宇.
关于培养工程类本科应用型人才的思考和实践[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22(8):124-125.
被引量:8
4
任淑淳,杨俊和.
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培养研究[J]
.教育发展研究,2004,24(12):95-97.
被引量:58
5
朱高峰.
工程教育中的几个理念问题[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59(1):1-5.
被引量:92
6
古天龙,景新幸,郭庆,魏银霞.
本科院校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基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类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实验区的思考[J]
.中国高教研究,2012(1):107-110.
被引量:78
7
华小洋,蒋胜永.
应用型人才培养相关问题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60(1):101-103.
被引量:73
8
周铭,徐金寿.
基于“全程式”实践人才培养模式的学生软能力培养与开发[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0(9):147-149.
被引量:8
9
张敏.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大学生创新过程控制策略实验研究[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2(1):54-62.
被引量:13
共引文献
24
1
李玉宝.
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
.大家,2011(20):48-49.
2
徐学,孙东,付强.
浅谈金工实习教学改革与发展[J]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9,26(5):19-22.
被引量:1
3
苏丽,兰海.
试论研究型教学模式——基于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视角[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26(12):175-176.
被引量:39
4
马世勇.
构建“四三三”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J]
.潍坊学院学报,2010,10(4):152-153.
被引量:1
5
李俊义.
应用型人才的素质结构分析——从系统科学的视角[J]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0,27(3):84-88.
被引量:6
6
李俊义.
应用型人才的素质结构分析——以系统科学为视角[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5):102-106.
被引量:4
7
蔡旻宇,樊文博.
我国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调研和思考[J]
.纺织教育,2010,25(6):23-26.
被引量:5
8
黄晓东,何奎.
研究型教学在工科专业课教学中的实践[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6):40-41.
被引量:3
9
卢国显.
关于在大学本科教学中推行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再认识[J]
.公安教育,2011(2):61-65.
被引量:5
10
李学华,杨曙辉,王亚飞.
校企紧密合作培养通信工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J]
.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9(1):91-94.
被引量:11
1
李怡招,刘媛媛.
关于在本科生中系统开展学术前沿讲座的思考[J]
.广东化工,2017,44(4):127-127.
被引量:3
2
梁媛.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课程的区别:基于教学设计的思考[J]
.教育教学论坛,2017(7):228-229.
被引量:3
3
刘守瑶.
拓宽改革思路 为新世纪培养高素质人才[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1(6):45-46.
4
张永伟,朱静然.
职业生涯规划视域下大学博雅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研究[J]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7,19(1):106-109.
被引量:2
5
刘强.
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范性及其建设[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3):41-43.
被引量:13
6
赵钰莲.
高中课型课例交流与研究[J]
.中小学外语教学,2006,29(11):44-48.
7
赵维玲.
大众化教育环境下精英人才的培养[J]
.华夏教师,2012(10):21-21.
8
刘术凤.
优化配置课程资源,提升学生语文素养[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6):123-124.
9
徐伟.
浅谈生活化地理教学[J]
.考试(高考文科版),2013(12):31-32.
10
刘景华,刘雅娟,王红芳,王雪,管清涛,张秀丽.
独立学院基础课教学体系的构建[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12):191-192.
西部素质教育
2017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