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略论文学作品的意义生成——一个诠释学视角的考察 被引量:10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文学作品的意义来自何处?这是一个既古老又不断出新的问题。在相当长的时期,西方文论界、美学界普遍认同作品的意义来自作者。这种观点在19世纪后期、20世纪初期,随着心理学美学的大发展,影响进一步扩大,多数文论家、批评家将研究重点放在作者的生平、经历、传记等的研究上,力图从中寻找作者创作的真实意图。这就是“作者中心论”。但是,20世纪前半期,随着“语言学转向”和俄国形式主义、新批评、分析美学、结构主义、符号学等的兴起,意义探寻从作者转向文本,似乎作品一旦完成,其意义就独立于作者而只存在于文本本身的语言结构和形式中。
作者 朱立元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5-165,共11页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40

  • 1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41页.
  • 2本尼特,罗伊尔.《关键词: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汪正龙、李永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第137页.
  • 3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9页.
  •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页.
  • 5理查德·罗蒂.《后哲学文化》[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
  •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 7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18、119页.
  • 8J希利斯·米勒 郭英剑等译.《重申解构主义》[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78、203、275页.
  • 9弗洛伊德:《释梦》,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 10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27页.

共引文献504

同被引文献216

引证文献10

二级引证文献1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