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互联网的社会向度与网络社会的核心逻辑——兼论社会学如何理解互联网 被引量:28

On the Social Dimension of Internet and the Core Logic of Network Society Understoo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ology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相对于一般意义上的应用技术,互联网具有一种超强的结合能力,并从根本上改变了工业化逻辑和工业化秩序。因此,社会学对互联网的理解不能局限于互联网的技术向度,而应该立足于互联网的社会向度,即在技术与社会相互结合的后果中理解互联网。就网络社会的革命性变化而言,虚拟时空集中体现了互联网的社会向度,并为社会生活的再结构、再组织过程提供了框架和逻辑。首先,互联网的技术粘性导致空间结构上的去中介化,实现了网络社会的虚拟整合。虚拟整合所产生的超越性社会事实,并不是一种涂尔干意义上的规范性力量,而是一种建构性力量。其次,虚拟整合与非序列化时间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社会生活网络化的进程压缩。空间维度上的虚拟整合和时间维度上的进程压缩,勾画出一幅网络社会的整体画面,即社会生活的网络化过程往往表现为在最短的时间实现最大程度的拓展。在这个过程中,通常伴随着一种瞬时的结构性优势和相对于工业化逻辑的倍增效应。
作者 张兆曙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1-58,共8页 Academic Research
基金 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网络事件的发生机制与分类治理研究"(17ASH006)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45

  • 1康健.试论网络社会及其特殊的现实性[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2,6(3):22-25. 被引量:11
  • 2汪和建.“经济生活的新社会学”:一个批判性述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52(6):41-47. 被引量:16
  • 3戚攻.“虚拟社会”与社会学[J].社会,2001,21(2):33-35. 被引量:35
  • 4[美]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8页.
  • 5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 6[美]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王志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 7[英]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78-79、33-34页.
  • 8波斯特 范静哗译.《信息方式》[M].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48页.
  • 9.《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增补本)[M].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1625页.
  • 10.《词源》(合订本)[M].商务印书馆,1989..

共引文献392

同被引文献43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