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稀土矿场修复过程中植物多样性变化与土壤改良的相关性 被引量:4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以和平县815稀土矿场为例,研究植被修复过程中不同年份间植物群落多样性和土壤养分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为实现稀土矿场经济快速修复提供依据。选择对照(未经过植物修复)及人工修复后自然演替1、3、5、7年的5个样地,每个样地设置8个2 m×2 m的样方(共40个),调查各样方植物种类、株数、密度、盖度等,计算多样性指数,按对角线取0~3 cm表土土样,测定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等指标,分析土壤养分状况。研究结果,未经过植被修复的稀土矿场,群落盖度几乎为0,经人工修复后,伴随植物修复的进程,群落植被盖度呈梯度递增,修复后7年相对盖度高达98.31%。普查稀土矿场主要分布的植物种有24种,分属于20科,24个属。植物多样性在修复前5年明显升高且于修复后7年有所降低,其植物优势种为蕨(Pteridium aquilinum),重要值高达1.00。修复后5年和7年,土壤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含量、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明显比修复前提高,特别是修复后7年的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是未修复样地的627.27倍、7.00倍。稀土矿场修复过程中不同年份间土壤养分和植物多样性相关性明显,其中,土壤速效磷含量、碱解氮含量对植物物种多样性影响较高。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期239-243,共5页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编号:2015BAD07B02) 广东省林业科技创新项目(编号:2014KJCX018) 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基金(编号:pdjh2016b0244)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8

二级参考文献318

共引文献607

同被引文献107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