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德福如何一致?——荀子对儒家德福观的反思与进展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早期儒家的德福思想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从《尚书》中的"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到《论语》中的"仁者不忧"、《孟子》中的"尽心""知性""知天",早期儒家不断从对天与人外在物质关系的观察转向对天与人内在精神关系的思考,认为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德性修养获得相应的精神回馈。虽然这一内在的精神转向为德福之间的关系找到了内在的哲学依据,但这一理论解释路向不能保证德性修养必然能够带来外在的物质幸福。荀子则认为人不仅可以在德性塑造中获得精神性的回馈,更会在现实中得到相应的福报。荀子的这一德福观使得历来以"知行合一"为己任的儒家哲学能够对现实的社会和民众产生巨大的道德规劝力量,从而使得儒家哲学具有更强的适应现实的生命力。
作者 孙伟
出处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2018年第2期63-68,共6页 Social Sciences in Guangxi
基金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郭店楚简的早期儒家心性论问题研究"(15ZXA002)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23

  • 1Mencius , Harmondsworth:Penguin, 1970 ,第23-24页.
  • 2.《离娄上》第七章(《诗》云“天命靡常”)[M].,..
  • 3.《离娄上》第八章(与前引《太甲》同)[M].,..
  • 4.《万章上》第四章[M].,..
  • 5.《万章上》第七章[M].,..
  • 6.《告子上》第六章(《诗》云“天生蒸民,有物有则”)[M].,..
  • 7马克斯·韦伯 英译者为汉斯·格斯 杨庆垄序.《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M].New York:Free Press,1964..
  • 8李耶立.《通向一种宗教思想的类型学:一个中国的例子》[J].《宗教学报》,(1975):426-426.
  • 9菲利浦·J·伊万霍.《信仰的问题》[M].,..
  • 10李耶立.《类型学》[M].,.第431页.

共引文献3

同被引文献8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