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起始于大中型动脉内膜,内膜的损伤、脂质和复合糖类沉积、纤维细胞及平滑肌细胞增生、炎细胞浸润,逐渐累积到动脉中层,斑块内新生血管形成,斑块出血、破裂,最后形成血栓,引发急性心肌梗死。1989年Muller等[1]将不稳定斑块及易引起突发心脏事件的斑块描述为“易损斑块”。它具有脂质核心大、新生血管形成、炎性细胞聚集、薄层纤维帽等特点。其中炎症反应和继发性血栓形成对易损斑块的形成举足轻重。目前,临床中也有多种方法可检测易损斑块,包括光学相干断层扫描、18F-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18F-2-fluro-D-deoxy-glucose,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18F-FDG-PET)、血管内超声、MRI、CT等,但各有利弊,难以普及。鉴于活化的炎症和免疫细胞在形成易损斑块和局部血栓中的核心作用[2]及其广泛的实用性,近年来,多种血清标志物已被提议作为AS患者易损斑块的风险评估工具,常见的包括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IL-6)、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几丁质酶-3样蛋白-1(chtinase-3-1ike-1 protein,YKL-40)、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LP-PLA2))、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不规则趋化因子(fractalkine,FKN)等,可涉及斑块生长或不稳定的生物过程,常被用来评估无症状患者发生急性血管闭塞性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为易损斑块的预测提供一个有用的辅助标准,将有利于建立适当的临床管理,包括影像学随访和治疗干预措施,以确保更好的风险分层和优化管理[3]。
出处
《安徽医学》
2018年第3期363-366,共4页
Anhui Medical Journal
基金
蚌埠医学院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项目编号:Byycx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