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陕西韩城盘乐村宋墓杂剧壁画凝固了北宋杂剧演出精彩的一幕,其杂剧人物的脚色归属向来众说纷纭。此前学界释读壁画脚色,多依据描述南宋晚期杂剧的史料,试图为壁画人物与史料里的脚色寻求某种对应关系。更为历史主义的视角则强调回归北宋杂剧演出语境,后者表明,北宋杂剧演出前,有不介入演出的引戏勾演员入场,演出时演员人数不定,可以由副净副末两类脚色扮演,必要时会添加其他次要脚色如装孤、裝旦、装孔子等。净末之间存在否定与被否定的关系,但要到杂剧高潮的"打诨"表演时,这种关系才会凸显出来。韩城壁画恰恰表现了"打诨"刚刚结束后的刹那场景,场上人物脚色因之明朗化:二副末二副净一装孤一引戏。
出处
《文化遗产》
CSSCI
2018年第2期87-95,共9页
Cultural Heritage
基金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粤剧与清车王府藏皮黄曲本比较研究"(项目编号:GD17CZW03)的阶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