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锂离子动力电池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锂离子动力电池是现阶段电动汽车的最优选择,也是新能源汽车中应用最广泛的电池。文章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动力电池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和封装路线,指明了其优缺点和发展方向;并对动力电池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提出了提升电池比能量和降低成本的方案,指出未来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发展趋势是更高的能量密度、更好的安全性和更低的成本。
作者
刘焱
胡清平
陶芝勇
李新海
黄泽伟
曾坚义
机构地区
深圳市海盈科技有限公司锂电研究院
不详
出处
《中国高新科技》
2018年第7期58-64,共7页
关键词
锂离子动力电池
新能源汽车
现状
发展趋势
分类号
TM912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3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24
参考文献
1
1
杨晓婵.
日本制半导体制造装置销售预测[J]
.现代材料动态,2003(7):12-1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63
1
汪威,张开颜,刘亚川,黄玉春.
一种新能源动力电池顶盖平面度检测方法研究[J]
.仪器仪表学报,2020,41(2):218-225.
被引量:11
2
马明宇,郭建东,姜成龙,孙凯燚,国晨,陈磊.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其管理系统的EMC测试与整改案例[J]
.中国汽车,2020(7):30-33.
被引量:7
3
王鑫.
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技术发展态势分析及对策[J]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8,0(14):211-211.
被引量:1
4
胡传跃,李新海,郭军,汪形艳,易涛.
高温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与电极的反应[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7,17(4):629-635.
被引量:13
5
吴凯,张耀,曾毓群,杨军.
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能研究[J]
.化学进展,2011,23(2):401-409.
被引量:66
6
宋永华,阳岳希,胡泽春.
电动汽车电池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电网技术,2011,35(4):1-7.
被引量:278
7
司康.
电动汽车核心技术之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一)——动力电池的主要种类及性能特点[J]
.交通世界,2012(14):37-41.
被引量:2
8
方杰,王英,谢先宇,樊晓松.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测试评价体系[J]
.上海汽车,2013(9):11-15.
被引量:11
9
夏琴香,曹宝华,李尤祥,刘秀娟.
锂离子电池自动套管加热机构的优化设计[J]
.机械设计与制造,2014(3):1-4.
被引量:5
10
韩路,贺狄龙,刘爱菊,马冬梅.
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研究进展[J]
.电源技术,2014,38(3):548-550.
被引量:55
引证文献
12
1
马纪成,张政,赵琦.
探析我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
.南方农机,2019,50(9):123-123.
被引量:3
2
罗林.
锂离子动力电池高速自动套管设备的结构设计研究[J]
.中国金属通报,2019(3):171-172.
3
姜永正,李学军,何宽芳,沈意平,刘炽健.
基于柔性动力学的辊道窑烧结过程匣钵运动特性分析[J]
.仪器仪表学报,2019,40(4):248-254.
被引量:1
4
靳成杰,尹乐乐,王振新,康健强.
不同类型NCM三元锂离子电池性能分析[J]
.电源技术,2019,43(10):1637-1640.
被引量:2
5
崔喜风,张红亮,龚阳,李劼,杨建红,李旺兴.
方形硬壳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热物性参数[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9,29(12):2747-2756.
被引量:6
6
胡浪,乔俊叁.
锂离子动力电池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J]
.时代汽车,2021(1):88-89.
被引量:5
7
陈小波,陈世龙,林永寿,卢世刚,吴凯.
高安全高能量锂离子电池设计:高电压层状正极材料[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20,30(12):2912-2919.
被引量:4
8
邢妍,戴日辉.
动力电池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
.通信电源技术,2021,38(15):156-158.
9
邓进,赵可沦,明志茂.
动力电池检测评估体系发展方向和趋势[J]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22,41(6):146-151.
被引量:2
10
赵超培.
KLQ6856车型锂电池/超级电容复合储能系统过充放优化与自适应控制策略[J]
.科学技术创新,2023(21):197-20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4
1
陈小波,陈世龙,林永寿,卢世刚,吴凯.
高安全高能量锂离子电池设计:高电压层状正极材料[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20,30(12):2912-2919.
被引量:4
2
李夔宁,谢运成,谢翌,白庆华,郑锦涛.
基于电化学热耦合模型的富镍锂离子电池产热分析[J]
.储能科学与技术,2021,10(3):1153-1162.
被引量:7
3
吴军,李钦,王龙超,吴强,秦国锋,文春海,王红强,李庆余.
锂离子电池动力新能源漓江游览船的控制策略[J]
.装备制造技术,2021(5):151-156.
被引量:2
4
王帅林,盛雷,齐丽娜,方奕栋,李康,苏林.
大型软包锂离子电池的热物性实验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21,55(10):1986-1992.
被引量:3
5
陈悦,谭小平,方国赵,梁叔全.
二次电池电极材料电化学基础与调控[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21,31(11):3232-3253.
被引量:3
6
陆飞,曾义凯.
锂离子电池热特性及液冷散热研究[J]
.制冷与空调(四川),2021,35(6):803-808.
被引量:1
7
张瑞.
混合动力汽车散热风扇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
.汽车知识,2022,22(2):41-43.
8
吕海翔,程鹏.
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发展研究[J]
.汽车测试报告,2022(15):91-94.
9
刘文慧,刘美佳,郭成,王守娟,李勇,孔凡功.
天然生物质碳在锂硫电池正极材料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22,32(10):3096-3110.
10
王洋,张宇新,卢旭,刘龙.
基于锂离子嵌入模型的NCM811电池性能[J]
.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11(12):3748-3758.
被引量:1
1
姜斌.
电动汽车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技术的发展[J]
.化工管理,2018(5):129-129.
被引量:1
2
陈秀娟.
走“芯”的微宏[J]
.汽车观察,2018,0(3):63-64.
3
刘建华.
张天任:发展高端新能源电池适应电动车国民化[J]
.小康,2018,0(10):45-45.
4
第十届国际汽车变速器及驱动技术研讨会(TM02018)即将在北京召开[J]
.汽车维修技师,2018,0(4):21-21.
5
曹银.
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探析[J]
.汽车与驾驶维修,2018(2):92-92.
被引量:1
6
张全柱,张文山,邓永红,褚舒春.
一种矿用动力电池电压高精度监测的方法[J]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8,15(1):45-49.
被引量:2
7
于跃,李昊,杨燕霞,徐今强.
基于Thevenin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建模实验研究[J]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8,26(4):157-159.
被引量:3
8
陆珂伟.
电池管理系统的硬件发展综述[J]
.电子产品世界,2018,25(5):28-31.
被引量:2
9
刘显茜,王涛,王小勇,王欢.
车用动力电池模组风冷散热分析[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1(2):96-99.
被引量:1
10
罗晓东.
基于IPSO-BP神经网络的锂电池SOC预测[J]
.数字制造科学,2018(1):45-49.
被引量:2
中国高新科技
2018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