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学生自杀事件干预及管控策略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自杀是心理问题的极端表达方式。由于学生年龄小、心智不成熟,加之社会支持系统尚不完善,所以遇到心理困惑就容易走极端。自杀行为发生,会让周围的家人、学校、同学猝不及防,觉得难以接受眼前的一切:“刚刚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自杀了呢?”其实,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内在的规律,学生的自杀也不例外,也会遵循其自身的规律,完成从“量变到质变”、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的全过程。从自杀事件的干预及管控的角度来看,学生自杀要经历三个阶段:一、“有想法”阶段学生在生活、学习或人际交往中遇到了“不可逾越的障碍”,如父母离异、校园霸凌、朋友背叛、家人诟病、考试失利、感情受挫等重大生活事件,内心有苦感、痛感,有矛盾、有冲突,靠自己的知识和积淀已经解决不了眼前的问题,又找不到其他的心理救济渠道。这时,内在的“生本能”与“死本能”就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平衡,个体就会重新思考其生命的价值,进而产生挥之不去的自杀意念。这是个体自杀的第一步,我们称之为“有想法”阶段。
作者 张纯
出处 《江苏教育》 2018年第32期35-37,共3页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