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兰亭集序》的教学更多是围绕文中标明作者情感的三个词展开,即“乐”“痛”“悲”,因朗清之景和修禊之事而乐,因“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而痛,因古今同感生命短暂而悲,课堂气氛往往会低沉而压抑。再加上后两段文字富含更多的玄理意味,学生难以深入理解,教师似乎也有意避开对生命短暂人生无常的阐释,觉得有些消极,不利于学生昂扬乐观精神的激励。然而,当我们真正走近作者融入作品,深层次理解文章意蕴时,就会发现一篇《兰亭集序》是王羲之亦道亦儒的经典力作。他以思辨的眼光解析了生命的本质,又在参透人生终极走向后珍爱美好时光,并以节日的仪式感庄严地享受着天地间的盛大欢喜。又以儒家的不虚度、成美名、传后世的希求将兰亭诗结集,企盼流传后世,古今共鸣。文章中既有人生的叩问和品悟,又有生命的张扬与欢歌,更有生命的丰盛与接续。这其实是一种积极而又诗意的人生姿态,是一份庄重而又优雅的人生追求。
出处
《写作(中)》
2018年第1期57-57,共1页
Wr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