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探讨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都是以资源型农业为主,信息化水平一直比较低。信息技术并没有在农业生产经济管理中真正得到广泛应用,供求信息滞后、闭塞,导致农业虽然增产却不增收,农民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为此,广大农民应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改变传统劳作模式,学习农业科技知识,及时、适当调整生产经营方式,以此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对于指导农民的生产经营方向及农产品的均衡发展,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是关键环节之一。一、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现状分析(一)信息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我国很多农村地区虽然已经按照农业发展要求建立了相应的信息化服务系统,但缺乏对农业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在互联网上发布的农业信息相关新闻都缺乏权威性,而真正具有权威性的农业新闻又不能及时更新共享。在此种情况下,农业信息化服务就易出现信息孤岛的现象,信息化服务系统的作用得不到充分体现。(二)缺乏基础设施设备,信息化技术的实施难以落到实处我国农村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较为落后,机械化水平发展较为缓慢,甚至很多地方仍然存在“靠天吃饭”的思想。相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农村地区约90.2%缺乏信息资源,其中计算机运用率及联网率仅为18.6%。在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不仅需要知识储备较深的农民群众的鼎力支持,还需要拥有大量的资金及信息化技术设备。(三)农民对信息化的认识不足我国农民总体文化水平较低,对信息的认识、了解及掌握能力不足,在农业生产中依然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习惯,并普遍认为使用网络的成本高,计算机是个可有可无的东西,其本身又种不出粮食。此外,农村中多数年轻力壮的人都外出打工,家里剩下的基本是老人和小孩,他们对信息的需求度较弱,接受现代化的信息意识十分薄弱。加之农村网络覆盖率低,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受到了严重影响。
作者 王安文
出处 《云南农业》 2018年第5期54-55,共2页 Yunnan Agricultur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共引文献1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