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麻栗坡县冬季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近年来,麻栗坡县充分利用冬季休闲的耕地资源及当地独特的气候资源优势,大力开发冬季农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基本实现冬季农业由“粮袋子”向“钱袋子”的转变,对促进边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冬季农业开发现状(一)冬早蔬菜发展取得显著成绩。麻栗坡县冬早蔬菜起步较晚,2000年全县种植冬早蔬菜1040.8 hm2,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全县除猛硐、马街、大坪3个乡(镇)外均有种植,2016年全县种植面积已达3724.93 hm2,品种以冬早瓜类(黄瓜、小瓜)、茄果类、叶菜类为主,总产量40 157 t(鲜菜),销售收入达5220.4万元,种植区农户户均收入超过3700元,涌现出了部分蔬菜生产乡、蔬菜专业村和种植大户,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二)冬季农业区域特色逐渐形成。麻栗坡县冬季农业开发,坚持布局区域化、发展规模化,不断优化农作物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逐步压缩小春种植面积,扩大优质马铃薯、优质蔬菜种植面积。围绕三河流域(盘龙河、畴阳河、八布河)、两线(飘飘至船头文天线、飘飘至董干线)和低热河谷区大力发展冬早蔬菜、冬早玉米种植,优化小春作物粮经比例。目前,已形成以八布、杨万、麻栗镇、大坪、天保等三河流域和低热河谷乡镇为主的万亩冬早蔬菜生产基地;铁厂、董干、麻栗镇等乡镇以合作88为主的小春马铃薯生产基地;马街、大坪为主的小春优质油菜生产基地。(三)冬季农业市场开拓出现新局面。通过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搞活流通,培育市场,冬早蔬菜销售市场已初步形成,在满足本县市场需求的基础上,还销往文山、西畴、富宁、马关等周边县市,部分出口到越南,使蔬菜销售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2016年全县有冬早蔬菜龙头企业2家,营销大户和中介组织3个,每年蔬菜亩产值高达3500元,为边疆地区农民脱贫致富找到了一条成功之路,带动了全县反季山地农业的迅猛发展。(四)冬季农业开发实现多样化。全县牢固树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精”的精品意识。经过多年的推广应用,冬季农业种植种类也不断增多,由最初的冬玉米、冬大豆、冬油菜和绿肥向冬马铃薯、冬早西瓜、冬早蔬菜及冬水田养殖等扩张。据统计,2016年全县冬季农业开发面积达10 183.67 hm2,产量71 169 t,实现总产值近1.2亿元。其中,完成冬玉米种植986.8 hm2,产量2632 t,产值921.2万元;冬大豆种植1545.53 hm2,产量1472 t,产值662.5万元;冬马铃薯种植1677.07 hm2,鲜薯产量22 980 t,产值4136.4万元;冬油菜种植1975.47 hm2,产量2136 t,产值897.3万元;冬早西瓜种植72.47 hm2,产量1723 t,产值344.6万元;冬水田养殖201.4 hm2,产量69.483 t,产值97.28万元;完成冬早蔬菜种植3724.93 hm2,产量40 157 t,产值5220.4万元。
作者 刘静 胡忠焕
出处 《云南农业》 2018年第2期23-24,共2页 Yunnan Agriculture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