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山农酥”梨:好成果要让农民早受益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去年10月份,我第一次吃到山东农业大学陈学森教授研发的‘山农酥’梨,香酥脆甜,个头大核还小。紧接着,我就在基地里种了150亩,陈教授派来了技术团队,良种良法配套,手把手地教,明年这梨就能挂果了。”日前,在位于山东省莱芜市杨庄镇的山东一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种植基地,公司总经理魏娟告诉记者。据了解,“山农酥”梨新品种,是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陈学森团队潜心研究15年的新成果。该成果自2015年12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开始,已在山东泰安、聊城、烟台、菏泽等地推广种植过万亩。种植面积迅速增长,秘诀何在?“好成果要早点让农民受益。”陈学森揭开谜底,“为了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我们经过多年探索,找到了一条有效路径,总结起来一句话,就是‘对接新型主体,良种良法打捆推’。”瞄准产业瓶颈“多种源”选育新品种目前,我国梨树栽培面积已达1800万亩,市面上常见的有晚熟品种“砀山酥梨”“鸭梨”,中早熟品种“黄冠”“翠冠”,以及近几年育成的“中梨1-4号”“早金酥”等。尽管品种繁多,但是受“口感有渣、梨核过大、不耐储运”等共性因素影响,很多梨都“卖不上价”。“果品的缺陷,就是育种的突破方向。”陈学森说。2003年春天,陈学森团队采集了莱阳梨、砀山梨的花粉,将其拿到新疆塔里木,与当地的新梨7号进行杂交,当年获得了470株宝贵的杂种苗。第二年,陈学森把这些苗子种植到山东泰安横岭果树育种基地中。“有一棵梨树结的果子可好吃了,没有渣,很甜,是在10月上旬成熟的,比普通梨晚熟两个月。”2007年11月初,基地经理郭志忠发现了“新大陆”,并迫不及待地告诉了陈学森。又经过两年的精心选育,“好吃、没渣、很甜”的株系“脱颖而出”,并在性状上一直表现稳定、优良,果肉白色细腻、汁多、味甘甜、香气独特,被陈学森团队暂定名为“山农酥”梨。2012年,“山农酥”梨通过了专家验收鉴定,2015年12月通过了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并正式定名。陈学森介绍,“山农酥”梨具有鲜食品质优良、加工性能优异、果实大、成熟晚、耐贮藏及抗性强等六大特点,综合性状全面超过其亲本,填补了优质、晚熟、耐贮大梨的市场空白。2015年,陈学森团队进一步研究发现,“山农酥”梨含有新疆梨、西洋梨、沙梨和白梨4个种的基因。因此,以“山农酥”梨新品种选育为实例,团队成功申报了“果树多种源品质育种法”发明专利。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农村科学实验》 2018年第6期26-27,共2页 Rural Scientific Experiment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