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荷塘月色》文本结构的另类解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金志华在《〈荷塘月色〉的结构和语言》中提出了“圆形”结构之说。“《荷塘月色》的结构,是圆形的,外结构、内结构均如此。从外结构看,作品从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从内结构看,情感思绪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也呈一个圆形。内外结构的一致性,恰到好处地适应了作者展现一段心理历程的需要。”其他学者也从文本描述的“现实世界—理想世界—现实世界”与心境的“不宁静—宁静—不宁静”吻合来应和。余以为,古人写诗作文,从结构上来讲,一般要讲究“起承转合”。在《有关文言文中的一些现象、困难和设想》中,启功先生说:“凡可分为四截的文字,常常第一截是‘起’;第二截接住上句,或发挥,或补充,即具‘承’的作用;第三截转下,或反问,或另提问题,即具‘转’的作用;第四截收束,或作出答案,或给上边作出结论,即具‘合’的作用。这种四截的,可称之为起承转合。”不仅文言文如此,白话文“也仍在那种规律笼罩中”。作为有着深厚古典文学修养的朱先生,在《荷塘月色》的写作中,也是自然不自然地运用到了“起承转合”这种结构。
作者 王崇明
出处 《语文天地》 2018年第7期12-13,共2页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