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鲁西南鼓吹乐的发展与保护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鲁西南鼓吹乐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山东鼓吹乐的重要流派,具有颇高的民间艺术价值,曾为中华民族民间艺术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本文通过对鲁西南鼓吹乐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论述保护鲁西南鼓吹乐的重要性,帮助鲁西南鼓吹乐的爱好者和普通群众更好地了解和学习它的艺术特点,以利于更好地传承和保护。
作者
吴音子
机构地区
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出处
《北方音乐》
2018年第13期23-24,共2页
Journal of the Northern Music
关键词
鲁西南鼓吹乐
发展现状
保护途径
分类号
J60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8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45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8
1
杨红.
民族音乐学田野中的音乐形态研究——鲁西南鼓吹乐的音乐文化风格探析[J]
.中国音乐,2007(1):82-92.
被引量:19
2
李卫.
功能视野中的礼俗与鲁西南鼓吹乐[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6(4):76-82.
被引量:7
3
朱珠.
跟随穗子手法走进鲁西南鼓吹乐[J]
.音乐时空,2015,0(17):40-40.
被引量:1
4
荣蕙荞.
鲁西南鼓吹乐曲牌《开门》及其调名溯源[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0(2):81-90.
被引量:11
5
岳雷.
文化遗产保护在变革中发展——鲁西南鼓吹乐的保护思路[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0(6):180-181.
被引量:2
6
魏占河.
鲁西南鼓吹乐中的两颗明珠[J]
.中国音乐学,1993(4):25-32.
被引量:4
7
袁静芳.
鲁西南鼓吹乐的艺术特点[J]
.音乐研究,1981(3):54-64.
被引量:14
8
王希彦.
鲁西南鼓吹乐中的“穗子手法”[J]
.人民音乐,1984(7):38-41.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28
1
冯光钰.
鼓吹乐的传播与文化生态环境[J]
.人民音乐,1996(1):18-19.
被引量:8
2
田耀农.
以陕北民间音乐为实例的礼俗音乐研究报告[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4(3):37-42.
被引量:10
3
袁静芳.民族器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52-454.
4
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河南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7.
5
黄翔鹏.传统是一条河流[C].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
6
[唐]长孙无忌,等.唐律疏议[M].北京:中华书局,1983.
7
曹本冶.仪式音乐研究的理论定位及方法[A].中国音乐研究在新世纪的定位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275—289.
8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9
清·顾炎武.日知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10
清·徐乾学.读礼通考[M].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983.
共引文献
45
1
郭强.
皖北唢呐班社的历史传承与发展研究——以砀山唢呐班社为例[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9(S01):85-90.
被引量:3
2
张伟,孙小文.
鼓吹乐文化探究——以河南省新蔡县为例[J]
.作家,2011(22):249-250.
3
杨采芳.
山东聊城礼俗乐班的女性乐人研究[J]
.歌海,2011(1):10-18.
被引量:1
4
杨善武.
敦煌乐谱研究的新突破——《敦煌乐谱解译辨证》对同名曲《倾杯乐》旋律重合问题的解决[J]
.音乐研究,2006(1):123-127.
被引量:4
5
许璐,蔡际洲.
1980年以来的汉族民间吹打乐研究[J]
.音乐探索,2009(1):15-21.
被引量:7
6
胡亮.
徽州民间吹打乐的音乐文化风格探析[J]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9,7(3):111-118.
被引量:1
7
胡亮.
徽州民间鼓吹乐的音乐文化风格探析[J]
.黄山学院学报,2009,11(4):13-19.
被引量:4
8
李寒.
鲁西南鼓吹乐中的“穗子”的动态抽象特征[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31(7):81-83.
被引量:1
9
刘红侠.
浅谈豫西南丧葬音乐[J]
.黄河之声,2011(4):36-37.
被引量:1
10
宋广亮.
沂蒙山区费县民俗与鼓吹乐研究——喜事[J]
.黄河之声,2011(14):50-51.
同被引文献
14
1
石硕.
文化遗产的保护——以鲁西南鼓吹乐为例[J]
.中国文艺家,2020,0(3):66-66.
被引量:1
2
李江.
河北鼓吹乐的历史文化价值[J]
.大舞台,2008(4):16-17.
被引量:2
3
彭小玲,吴凡.
黑眼睛与蓝眼睛——比评张振涛《冀中乡村礼俗中的鼓吹乐社——音乐会》与钟思第《采风——新旧中国的民间艺人生活》[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5(2):111-114.
被引量:2
4
孙茂利.
冀中笙管乐与西安鼓乐比较研究[J]
.艺术探索,2017,31(4):103-109.
被引量:1
5
林琳.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三大议题的再识别——以鲁西南鼓吹乐为例[J]
.艺术探索,2018,32(2):91-95.
被引量:2
6
张爽.
基于非遗保护的鲁西南鼓吹乐传承与发展研究[J]
.艺术教育,2018(21):102-103.
被引量:2
7
杨浩藜.
论冀中管乐的传承与发展[J]
.北方音乐,2017,37(6):45-45.
被引量:1
8
郭树群.
冀中音乐会学案研究述论[J]
.中国音乐,2019(4):161-171.
被引量:1
9
郝韵颖,林林.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鲁西南鼓吹乐中的文化调适[J]
.音乐生活,2020(8):26-28.
被引量:1
10
刘礼萍.
浅析鲁西南鼓吹乐演奏艺术特征[J]
.北方音乐,2020,40(13):53-54.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张琦,马蕊,刘英曼.
乡村振兴下鲁西南鼓吹乐的传承创新研究[J]
.戏剧之家,2022(28):65-68.
2
刘薇.
击鼓声声,吹乐不息——论鲁西南鼓吹乐与冀中鼓吹乐的多样统一[J]
.黄河之声,2023(14):32-3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姜衡,张蕾.
文旅融合背景下对鲁西南鼓乐文化的探究[J]
.艺术评鉴,2024(14):74-79.
1
冯宁,边茂春.
邹城市民间民族音乐的瑰宝——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平派”鼓吹乐[J]
.山东档案,2018,0(2):28-29.
被引量:1
2
董欣.
简析中国民族民间舞剧目与表演课的实践与思考[J]
.黄河之声,2017(23):66-66.
3
胡静,杜萍,龙海峰,方雪,严腊梅,毛艳梅.
马尔康非遗[J]
.中国西部,2017(11):36-36.
4
张爱正.
刘佳伟:对手绘唐卡的追求矢志不渝[J]
.食品安全导刊,2017(12Z):80-80.
被引量:1
5
张仁军.
辽宁:四个农产品获批“中欧100+100”地理标志保护产品[J]
.农村百事通,2018,0(13):16-16.
被引量:1
北方音乐
2018年 第1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