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安以质为本,质以检为准。”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产品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尤其是监测工作显得越发重要和突出。质量的好坏,需要靠数据说话。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时效性,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各地都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列入了议事日程,也先后建成了规模不同、分布层次不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机构。这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机构,在监督检验、风险评估、风险预警等诸多环节,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机构也存在诸多问题。1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存在的问题1.1机构力量过于单薄虽然各县市区都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但是由于受到人员、设备和技术力量的限制,普遍存在着人员过少、规模不大、作用单一、功能简单、技术力量薄弱等诸多问题,质检机构力量显得过于单薄,监测能力非常有限,监测参数仅仅限于一些快速筛选和常规检验项目等,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1.2重复建设问题严重各县市区基层质检机构,都要建设同样的设施,购买同样的设备,进行重复建设,设施设备闲置率高,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比如在一个市级的监测体系内,从事农产品监测的机构,就有农业局、畜牧局、粮食局、质量技术监督局等多个监测机构,从事药残监测的,也有药监局、畜牧局、农业局、质量技术监督局等多个监测机构。这些机构的作用重叠,功能相近,属于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1.3技术力量严重短缺每个基层质检机构,都要配备相应的领导职数,比如一个市级的农产品质检机构,明确规格是正科级财政全供事业单位,一般要配备三个科级领导职数,加上财务人员、工勤人员等,要有基本上一半以上的人员属于非专业技术人员。由此造成一线从事专业检验的人员严重不足。一般来说,市级实验室,有两到三名专业技术人员,就算是不错的了。1.4监测工作质量效果不尽如人意由于机构分散,能力有限,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机构的工作效果难如人意。由于技术力量薄弱,很多技术参数难以开展。由于人员匮乏,工作程序上难以做到完美无缺。比如在基层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既要从事监督抽样,还要做样品前处理,而且还要完成上机操作化验、检验数据分析、检验报告编制等一系列后续工作。严格说来,这是与实验室监测检验的工作程序不相符合的。但是由于存在人员短缺、力量薄弱等问题,这些现象在基层尤其是县区级监测机构,是可以经常见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