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禽类感染绦虫的临床症状及其防治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禽类都易感染绦虫病,如鸡、鸭、鹅、鸽、鹑、火鸡、孔雀及鸵鸟等都易被绦虫侵袭。绦虫属于扁形动物门、绦虫纲、多节绦虫亚纲,在家禽、野禽中有193个属、17个科的1 400多个种。形状近乎一样,大小及长短不一,虫体乳白色,呈扁平状,分节带状。由头节、颈节及链体3部分组成。头节有吸盘,吸附在宿主的肠壁上,颈节较纤细(有的缺乏颈节);链体由若干节片连接而成,成熟的老孕卵节片会逐节或逐段从虫体后端脱落,随粪便排出体外,可被中间宿主吞食,发育成具有侵袭性的囊尾蚴。这些中间宿主再被禽类吞食后,在体内即可发育为绦虫成虫[1-3]。1鸡绦虫病感染鸡绦虫有八、九种,多发生于17~40日龄的雏鸡和青年鸡。一般于6~11月夏秋季多发。绦虫主要寄生在鸡的小肠内吸取营养,并引起肠道炎症,粘膜出血,阻碍雏鸡的生长发育,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绦虫大量繁殖可堵塞肠管,常引起鸡腹泻。虫体分泌物可引起鸡体中毒和出现神经症状。节片戴文绦虫有时可引起鸡两足瘫痪,不能站立,头颈扭曲,最后因衰竭死亡。绦虫感染还可诱发其他疾病以至引起死亡。蛋鸡影响产蛋率。成鸡可成为带虫者。中间宿主有蚂蚁、金龟子、家蝇、蛞蝓等昆虫。
作者 马德利
出处 《饲料博览》 2018年第8期75-75,共1页 Feed Review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共引文献1

同被引文献21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