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地方剧种移植京剧“样板戏”的个案研究——豫剧《红灯记》唱腔分析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京剧"样板戏"是戏曲发展史中不可忽视的现象,这些剧目不仅给经历当时的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且对京剧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同时,这种影响也蔓延到了其他剧种。20世纪70年代,京剧"样板戏"创作与演出持续升温,为了让更多的人看懂"样板戏",1970年7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文艺短评《做好普及革命样板戏的工作》,各地方包括西藏、新疆地区的地方戏曲剧团开始了移植京剧"样板戏"的工作。1974年国庆,多个地方剧种移植"样板戏"的剧目在京公演,其中包括湖南花鼓戏《沙家浜》、评剧《龙江颂》、河北梆子《杜鹃山》等以全剧形式演出,及湘剧、桂剧、壮剧、彩调剧、晋剧、豫剧等以折子戏形式演出,形式各异,数量众多。[1]这些剧目在移植时是有严格要求的,"应该是在‘样板戏’创作原则的指导下,对自身的剧种艺术进行‘革命化的改造’,要学演‘样板戏’不走样"。[2]
作者 陈晓娟
机构地区 中国戏曲学院
出处 《艺术科技》 2018年第1期79-80,共2页 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