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当代公共艺术对《楚辞》文学的接受——以武汉公共艺术设计为例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公共艺术作品产生于本土文化,因而其与地域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是地域文化最直接的传承,也是城市特征最直观的表现,它的完善程度和品位体现了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精神气质。《楚辞》文学中屈原形象、香草美人意象、楚乐楚舞的特征恰都成为武汉公共艺术的创作题材,这些当代公共艺术设计传承了民族文化。
作者 鲁红霞
出处 《艺术科技》 2017年第12期24-25,共2页 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基金 湖北美术学院现代公共视觉艺术设计研究中心基金项目"武汉城市公共艺术的视觉形象及其文化意蕴研究"(JD-2014-02)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