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种植方式和密度对夏玉米光合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夏玉米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种植范围比较广、种植面积比较大,所以如何进一步提高夏玉米的种植技术水平已经成为集中关注的问题。基于此,以夏玉米种植技术为研究对象,针对夏玉米种植方式以及种植密度对夏玉米的光合特性以及产量所带来的影响展开分析讨论。希望为玉米高产种植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
吕元锋
机构地区
贵州省兴义市丰都街道办事处社区农业管理与技术服务中心
出处
《江西农业》
2018年第16期51-51,共1页
关键词
夏玉米
光和特征
产量
种植方式
种植密度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3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6
同被引文献
87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2
1
宋试金.
种植方式和密度对夏玉米光合特征及产量的影响[J]
.乡村科技,2018,9(1):60-60.
被引量:1
2
张倩,张洪生,宋希云,姜雯.
种植方式和密度对夏玉米光合特征及产量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15,35(4):1235-1241.
被引量:37
二级参考文献
23
1
田志刚,田俊芹,曹治彦,张耀辉.
播种期对夏玉米产量及主要性状的影响[J]
.河北农业科学,2006,10(4):14-15.
被引量:27
2
段鸿飞.
不同播种期对冬玉米产量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00,8(z1):55-57.
被引量:7
3
徐庆章,王庆成,牛玉贞,王忠孝,张军.
玉米株型与群体光合作用的关系研究[J]
.作物学报,1995,21(4):492-496.
被引量:91
4
杨克军,李明,李振华.
栽培方式与群体结构对寒地玉米物质积累及产量形成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1):157-160.
被引量:31
5
武志海,张治安,陈展宇,徐克章.
大垄双行种植玉米群体冠层结构及光合特性的解析[J]
.玉米科学,2005,13(4):62-65.
被引量:79
6
赵松岭,李凤民,张大勇,段舜山.
作物生产是一个种群过程[J]
.生态学报,1997,17(1):100-104.
被引量:144
7
Simmons S R,Jones R J.Contributions of pre-silking assimilate to grain yield on Maize.Crop Science,1985,25(6):1004-1006.
8
陆雪珍,沈雪芳,沈才标,徐晓梅,张文献.
不同种植密度下糯玉米产量及相关性状研究[J]
.上海农业学报,2008,24(2):61-64.
被引量:11
9
李宁,翟志席,李建民,吴沛波,段留生,李召虎.
密度对不同株型的玉米农艺、根系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08,16(5):98-102.
被引量:88
10
梁熠,齐华,王敬亚,白向历,王晓波,刘明,孟显华,许晶.
宽窄行栽培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09,17(4):97-100.
被引量:70
共引文献
36
1
程云,王枟刘,杨静,张子学,刘正,李文阳.
种植密度对夏玉米基部节间性状与倒伏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15,23(5):112-116.
被引量:28
2
郭永英.
不同种植密度对DK玉米新组合产量性状的影响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16,22(5):27-28.
3
姚培清,王意琼,彭正萍,王艳群,周亚鹏,贺振营,乔晓娜.
钾肥用量对夏玉米干物质和钾素积累、分配及抗倒性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2016(4):113-117.
被引量:17
4
封焕英,范少辉,苏文会,杜满义,刘广路,毛超.
不同经营方式下毛竹光合特性分异研究[J]
.生态学报,2017,37(7):2307-2314.
被引量:11
5
左冰云,解君,韩清芳,崔雯雯,刘铁宁,王兴义,丁瑞霞.
赤霉素GA_(4+7)种子引发处理对玉米光合作用及产量的影响[J]
.农药学学报,2017,19(3):331-340.
被引量:9
6
王静静,贺洪军,张自坤,戴忠民,谭月强,常培培.
宽行窄幅错位密播种植方式对夏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17,25(3):65-72.
被引量:20
7
王海洋.
浅析东北地区玉米种植模式及其发展趋势[J]
.大麦与谷类科学,2017,34(3):12-14.
被引量:3
8
徐宗贵,孙磊,王浩,王淑兰,王小利,李军.
种植密度对旱地不同株型春玉米品种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2017,50(13):2463-2475.
被引量:68
9
邓妍,王创云,赵丽,张丽光,郭虹霞,牛学谦,王陆军.
行距配置对玉米茎秆抗倒伏特性及光合性能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21):15-20.
被引量:16
10
薛琳,朱启法,王丽萍,刘国侠,张继光,王传义,蔡宪杰,程森.
不同行距和株距对云烟97质量的影响[J]
.安徽农学通报,2017,23(24):32-35.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87
1
董娟娥,梁宗锁.
植物次生代谢物积累量影响因素分析[J]
.西北植物学报,2004,24(10):1979-1983.
被引量:48
2
丁磊,唐伟,王书勤,徐起斌,韩桂琴,戴永发.
种植密度对花生新品种泰花4号生育及产量的影响[J]
.安徽农学通报,2005,11(2):22-22.
被引量:5
3
季若庸.
玉米收获机与玉米行距的关系[J]
.农业机械,2007(08B):97-98.
被引量:6
4
王红星,乔传英,古红梅.
影响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形成的因素[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376-11377.
被引量:26
5
张永丽,蓝岚,李雁鸣,肖凯.
种植密度对杂种小麦C6-38/Py85-1群体生长和籽粒产量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2008,28(1):113-117.
被引量:43
6
白令君,王建英,崔乃杰,张奕.
抗坏血酸与铁离子反应的ESR及UV-VIS研究[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1997,29(6):527-532.
被引量:20
7
杨全,王红霞,王文全.
密度对桔梗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性状的影响[J]
.中药材,2008,31(6):811-813.
被引量:12
8
李升东,王法宏,司纪升,孔令安,冯波,张宾.
垄作栽培条件下小麦群体特征的研究[J]
.麦类作物学报,2008,28(4):638-643.
被引量:4
9
刘书仁,郭世荣,程玉静,刘超杰,王丽萍,束胜.
外源脯氨酸对高温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AsA-GSH循环和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J]
.西北植物学报,2010,30(2):309-316.
被引量:20
10
陈根云,陈娟,许大全.
关于净光合速率和胞间CO_2浓度关系的思考[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10,46(1):64-66.
被引量:199
引证文献
3
1
姚文燕,刁培松,张银平,陈美舟,李晓冉,王博.
两熟区小麦玉米种植模式对机械化作业的影响[J]
.农机化研究,2021,43(4):255-262.
被引量:9
2
杜丹丹,于雪莹,季倩如,刘英,郭晓瑞,唐中华,李德文.
不同种植密度对杜仲生物量及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4):169-174.
被引量:5
3
吴豪,文羿,林云红,熊茜,徐炜,杨茂松,周有海,王戈,杜宇,白羽祥,王娜,周鹏.
密度和留叶数对烤烟‘NC297’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J]
.农学学报,2024,14(1):15-21.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李文龙.
山东小麦玉米机械化种植模式[J]
.农家科技(理论版),2021(2):20-20.
2
刘英楠,衣淑娟,李衣菲,陶桂香,毛欣,张东明.
玉米气吸式精密排种器试验研究[J]
.农机化研究,2021,43(10):172-177.
被引量:5
3
高秋美,任丽华,米真如,孟庆峰,董秋颖,田北京,韩金龙,王志芬.
间作模式下密度对多花黄精产量及质量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2022,63(1):56-59.
被引量:12
4
陈文瑞,蒋朝,唐娜,吴征江,武文莉,戴洪伟,李春鸣,刘慧霞.
土壤水分和植株密度互作对紫花苜蓿植株性状和叶片特征的影响[J]
.草业科学,2022,39(1):104-113.
被引量:6
5
刁培松,赵殿报,姚文燕,逄焕晓,王文君,姜超.
玉米播种机滴灌带浅埋铺设装置设计与试验[J]
.农业机械学报,2022,53(2):88-97.
被引量:4
6
单世领.
山东省小麦玉米两熟农田高产可持续性分析[J]
.智慧农业导刊,2022,2(14):19-21.
被引量:1
7
赵少官,董云萍,赵青云,钟壹鸣,化党领,张昂.
槟榔间作咖啡模式对咖啡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热带作物学报,2022,43(9):1824-1832.
被引量:1
8
王金宝.
浅谈小麦套种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
.种子科技,2023,41(2):66-68.
被引量:1
9
常佳悦,马小龙,吴故燃,李广毅,李建明.
基质栽培下行距和灌水量对塑料大棚番茄光能和水分利用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51(3):111-120.
被引量:3
10
赵培民.
小麦玉米轮作机械化技术应用[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23(3):42-43.
被引量:1
1
李迎宾.
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探析[J]
.建材与装饰,2018,14(31):19-19.
被引量:2
江西农业
2018年 第1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