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明清时期中国古代漕运发展成熟,漕运显现出更为重大的政治意义、经济意义和更丰富的社会意义。清代漕运具体运作中呈现出的国家与社会、中央与地方及地方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复杂关系是漕运研究的重要对象。最新的力作当属吴琦教授的《清代漕粮征派与地方社会秩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全书分上下两编,共十一章,附录两篇文章。上编第一章至第六章,“针对国家漕运事务中的征、运、储等重要环节的运行,探讨其对于地方社会的意义”(第23页)。下编第七章至第十一章,“以闹漕为基点,全面考察了清代征漕在各地引发的社会反抗活动,并透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状态”(第27页)。上下编各附录一篇文章拓展研究主题。上编附文从保水济运与民田灌溉的矛盾切入讨论清代山东的水利之争及作为国家事务的漕运对于地方水利的影响。下编附文关注闹漕与清代地方社会秩序变动的问题,从社会结构和社会规范的角度讨论清代闹漕年年有之而征漕却能正常运行的原因,及闹漕扰乱地方秩序而地方社会因何能迅速自我恢复等问题。全书体现了作者鲜明的问题意识、扎实严谨的史料功底、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运用以及严密的论证逻辑。从选题看,作者以清代漕粮征派为切入点研究漕运制度落实到地方社会的过程及其产生的影响,关注征漕的运行实态及国家与地方社会的互动,突破了作者既往漕运研究的经济史研究径路和对古代漕运宏观社会意义的描摹(参看吴琦《清代湖广漕运的社会功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年第4期;《漕运与中国社会》,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对学界的漕运研究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作者将漕运定义为“国家事务”,认为其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清廷通过漕运征、运、储、用各环节来调控、平衡地方社会,在保证定额漕运足征为首要的前提下,应对诸如丰歉、灾荒、战争等问题时,灵活地运用蠲(免)缓(征)改折、仓储、截留拨运、平粜赈济等手段平衡各地的矛盾。这其中又存在着地方社会与地方政府之间、各级地方政府之间、地方与国家之间的博弈,使得漕运制度的设计和运行呈现出社会调节与平衡的政治功能。由此观之,漕运制度不再局限于“客观”且固定的国家制度,而是在国家主导下灵活运转着的,多方博弈、互相妥协下的结果。漕运制度运行与清朝历史变化过程相始终,清廷未能对其做出及时、有效的调整,以至于日渐败坏。
出处
《中国史研究动态》
CSSCI
2018年第4期91-92,共2页
Trends of Recent Researches on The History of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