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初探电子音乐与中国民乐的结合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新时代,我国民族音乐要想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需要积极创新保持活力,而创新的一个主要方式就是结合电子音乐。为此,要积极结合中国民乐创作和制作电子音乐的技术,从而呈现给人们听觉盛宴,使民族音乐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喜爱。而电子音乐在我国的发展也要积极结合我国民族音乐以获得良好发展。本文主要对电子音乐和中国民乐发展进行简要介绍,并探讨电子音乐和中国民乐之间的有效结合。
作者
牟新
机构地区
滨州学院
出处
《黄河之声》
2018年第13期14-15,共2页
Song of The Yellow River
关键词
电子音乐
中国民乐
结合
分类号
J607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4
1
陈佳.
谈电子音乐与中国民乐的结合[J]
.音乐时空,2015,0(13):71-71.
被引量:3
2
赵化彬,孙四化.
让传统音乐走向流行前沿——电子音乐在黄梅戏配器中的实践研究[J]
.艺术评鉴,2017,0(6):110-112.
被引量:1
3
崔迪,许畅.
电子音乐技术在民族音乐制作上的应用分析[J]
.赤子,2016(15).
被引量:4
4
鄢秀丽,胡以芳,鄢秀娟.
电子音乐技术在民族音乐制作上的应用研究[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35(11):142-144.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9
1
张小夫.
电子音乐的概念界定[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2(4):30-32.
被引量:95
2
夏田,刘捷译.现代音乐人编曲手册--传统管弦乐配器和MIDI音序制作必备指南[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3
美MillerPuckette.电子音乐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4
韩杰.
民乐音源的开发在计算机音乐中的现实意义[J]
.乐器,2009(2):82-85.
被引量:3
5
倪慧娣.
从教育视角解析中国民族音乐发展[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132-135.
被引量:10
6
魏洁.
民族音乐在艺术院校中的教学探讨——评《民族声乐艺术研究——兼论新疆少数民族声乐艺术》[J]
.当代教育科学,2015(10).
被引量:6
7
罗丹阳.
传统作曲与电子音乐作曲观念及技法比较研究[J]
.民族音乐,2015(2):18-19.
被引量:10
8
陈佳.
谈电子音乐与中国民乐的结合[J]
.音乐时空,2015,0(13):71-71.
被引量:3
9
鄢秀丽,胡以芳,鄢秀娟.
电子音乐技术在民族音乐制作上的应用研究[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35(11):142-144.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9
1
张鹭.
电脑音乐制作中民族乐器的应用与研究[J]
.北极光,2019,0(3):42-43.
2
邵国瑞.
浅谈电子音乐与中国民族音乐[J]
.黄河之声,2018(9):28-28.
被引量:1
3
施砚墨.
电子音乐技术在民族音乐制作上的研究[J]
.黄河之声,2018(12):19-19.
被引量:5
4
崔迪,许畅.
电子音乐技术在民族音乐制作上的应用分析[J]
.赤子,2016(15).
被引量:4
5
禹自颛.
简析电子音乐技术在民族音乐制作上的研究[J]
.黄河之声,2019,0(20):5-5.
被引量:1
6
崔亦易,杨威.
基于电子音乐技术对国际化新民乐创作的创新性分析[J]
.黄河之声,2020(3):147-147.
被引量:3
7
马丹宁.
电子音乐技术在民族音乐制作上的应用[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20(11):236-236.
8
陆辉.
刍议电子音乐技术在民族音乐制作中的运用[J]
.民族音乐,2022(1):45-47.
被引量:2
9
周晶.
新时期电子音乐的蜕变与发展[J]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7,0(8):260-26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
1
鄢秀丽,胡以芳,鄢秀娟.
电子音乐技术在民族音乐制作上的应用研究[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35(11):142-144.
被引量:9
2
施砚墨.
电子音乐技术在民族音乐制作上的研究[J]
.黄河之声,2018(12):19-19.
被引量:5
3
高明.
电子音乐技术在民族音乐制作上的研究[J]
.黄河之声,2019,0(21):138-138.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陆辉.
刍议电子音乐技术在民族音乐制作中的运用[J]
.民族音乐,2022(1):45-4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袁艳华.
电子音乐技术与民族音乐制作的融合探究[J]
.艺术评鉴,2022(18):73-76.
被引量:1
2
匡泓霖.
从演奏者角度谈琵琶与电子音乐交互作品中琵琶的运用与创新——以笔者首演的两部作品《雪钉》《玄色幽谷》为例[J]
.黄河之声,2023(6):56-60.
1
刘锡津.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民乐创作现状与发展思考[J]
.福建艺术,2018(4):4-7.
被引量:2
2
张泽艺.
建国以来浙江地域文化对音乐创作影响的研究——以浙江省部分原创民乐作品为例[J]
.音乐创作,2017(12):130-132.
3
刘锡津.
中国民乐改革开放以来创作的现状与发展思考[J]
.艺术评论,2018(5):7-11.
被引量:2
4
乔伟华.
纪录片《美丽中国》的影评[J]
.媒体时代,2016,0(1):60-60.
5
中国民族乐器十大企业家、十大制作师、十大改革家榜单出炉[J]
.乐器,2018(9):2-2.
6
王建宝.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二胡作品?——从严洁敏演奏孙文明的评弹开篇《杜十娘》说开去[J]
.北方音乐,2017,37(18):10-10.
7
刘恒之.
更上一层楼——对民族器乐创作中一些问题的探讨[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84,3(2):1-6.
黄河之声
2018年 第1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